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2-06-13
共犯是指在犯罪行为中与他人共同参与的犯罪行为。根据犯罪分工的不同,可以将共犯分为次要实行犯和帮助犯。
次要实行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属于共同犯罪的一种形式。
帮助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根据分工分类法,实际上是指协助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如果是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则不以共同犯罪论处,而是根据各自所犯罪行的性质进行分别处罚。
教唆犯属于共同犯罪的一种形式。在共同犯罪中,教唆犯的地位根据其在犯罪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主犯、从犯和胁从犯。
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则被视为主犯。
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则被视为从犯。
如果教唆犯是被胁迫教唆他人犯罪的,则被视为胁从犯。
对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其所教唆的人是否犯罪,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如果被教唆人犯了被教唆的罪,那么对于教唆犯的处罚应当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判定。如果教唆犯起到主要作用,则按照对主犯处罚的原则进行处罚;如果教唆犯起到次要辅助作用,则按照对从犯处罚的原则进行处罚。
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但教唆人具有主观上的故意,并且客观上实施了教唆行为,那么教唆人仍构成独立的教唆犯。考虑到教唆行为没有造成实际的危害后果,对于这种教唆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而不适用共同犯罪的概念。
对于教授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情况,应当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