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的相关知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教唆犯的相关知识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6-20

 
362544
我们发现在共同犯罪当中,除了有主犯、从犯、胁从犯外,有些时候还存在教唆犯。于是有的人就直接认为教唆犯就一定属于共同犯罪,那要是从法律角度分析的话,教唆犯属于共同犯罪吗?这是很多人都容易弄错的地方,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介绍教唆犯的相关知识。

教唆犯的概念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手段,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原本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使其按照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为构成教唆犯的人。教唆罪的特征在于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行为,而是通过教唆他人来实现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与被教唆犯构成共犯关系。因此,教唆人的对象应当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未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只对教唆人单独进行定罪和量刑。

教唆犯的特征

1、教唆犯必须具有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教唆行为。教唆犯通过劝说、怂恿、利诱、收买、威胁等手段,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原本没有犯罪意图或犯罪意图不坚定的人,使其接受自己的犯罪意图,坚定犯罪决心,以达到犯罪目的。如果教唆行为是对已经决定犯罪的人进行言辞鼓励,促使其顺利实施犯罪,则属于帮助犯罪,而非教唆犯。2、教唆犯必须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教唆犯。即教唆人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并进而实施犯罪,同时希望或放任他人去犯罪。如果因为言辞不慎、无意间说出的一些话引起他人的犯罪意图,导致犯罪发生,不能认定为教唆犯。

以上是关于教唆犯的相关知识。教唆犯是通过灌输犯罪意图、劝说他人犯罪的行为构成的犯罪行为。教唆犯与被教唆犯形成共犯关系,但教唆人的对象必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教唆犯的特征在于具有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教唆行为,并且必须具备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过失行为不能构成教唆犯。以上是对教唆犯相关知识的简要介绍。

延伸阅读
  1. 法律咨询:标书的理想特质
  2. 房产抵押贷款的几种方式
  3. 股权确权诉讼时效: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4. 法律咨询: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委托任务范围内的设计变更原因
  5. 如何安全出售二手房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结果加重犯处罚原则的适用范围和原则
  2. 偷回交警扣押的自己的摩托车是否构成盗窃罪
  3. 职务侵占罪数额判决标准及量刑
  4. 滥用职权罪的刑罚
  5. 参赌人员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6. 一、驾校土地使用税偷税的处罚
  7. 传播淫秽物品罪及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互联网知识产权用户注册服务协议范本
  2. 网络游戏代理合同范本
  3. 棋牌游戏代理合同范本
  4. 销售战略合作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