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2-12
保险合同是一项民事行为,也是一项合同行为。因此,保险合同的成立必须符合民事法律行为和合同的成立要件。根据中国合同法第十三条和《保险法》第十二条的规定:
1. 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
2. 保险人同意承保;
3. 保险人与投保人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
这三个要件实质上是合同法中要约和承诺过程的具体体现。因此,保险合同通常在当事人通过要约和承诺的方式达成一致时即告成立。
根据中国《保险法》第十条规定,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也就是说,当事人双方就保险合同的内容协商达成一致,保险合同即告成立。
从保险合同订立的程序来看,保险合同的订立经历了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也被称为投保与承保。一般来说,投保是一种要约,而承保是保险人同意承保的意思表示,是一种承诺。当承诺生效时,保险合同即成立。
根据合同法理论,合同的成立指的是合同因符合一定要件而客观存在,其具体表现是将要约人单方面的意思转化为双方一致的意思表示。保险合同具备了成立的要件后即宣告成立,但已经成立的合同必须符合一定的生效要件才能产生法律约束力。
因此,保险合同的成立解决了保险合同是否存在的问题,但并没有解决保险合同是否生效的问题。即使保险合同已经成立,如果不符合保险合同规定的生效要件,仍然不能产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