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4-24
如果构成运输假币罪的行为已经完成,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20万元的罚金。
如果运输的假币数额巨大,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的罚金。
如果运输的假币数额特别巨大,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伪造货币后而持有、使用假币的行为的认定,涉及到伪造者与持有者、伪造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以往的审判实践中,对于伪造货币后持有假币的行为,有的认为已构成数罪,主张实行两罪并罚;有的认为构成数罪,但坚持按牵连犯处理。对于伪造行为后而使用假币的认定,存在不同的意见。
然而,从伪造货币的目的和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来看,使用假币是为了伪造货币的目的,因此,将使用假币的行为单独评价并从一重罪论处是合适的。
持有假币和运输假币是刑法上两个独立的行为,但它们之间存在交叉。运输假币是以持有假币为条件的,而持有假币有时表现为随身携带假币。两者的区别在于行为人的故意内容不同。如果明知是假币而加以运输,应以运输假币罪论处;如果不以运输为目的而携带假币,应以持有假币罪论处。
对于盗窃、抢夺假币后持有、使用的行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盗窃、抢夺的货币中夹杂假币,并且真货币数额较大、假币数额较小,持有、使用假币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可按盗窃、抢夺罪论处。反之,如果盗窃、抢夺的假币数额较大、真币数额较小,不构成盗窃、抢夺罪,可按持有、使用假币罪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