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纠纷找谁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2-16
买卖土地、承包土地、继承土地、出租土地等等都有可能会发生纠纷,尤其是现在土地的价值越来越高后,人们对于土地更加重视,就极容易发生纠纷影响彼此之间的权益。那么,土地纠纷找谁?手心律师网小编介绍了相关内容。
土地纠纷的处理程序及方法
一、协商解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纠纷可以通过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土地纠纷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自愿原则:双方必须自愿参与协商,并达成一致协议。任何一方都不得强制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也不得进行非法干预。
(2) 合法原则:协商达成的协议必须合法,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该方法适用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例如土地权属不明、范围不清、地界未标志等。协商解决后,应签订权属地界协议书,并提请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备案。
二、行政调解
如果当事人无法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可以向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调解。行政调解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
(2) 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耐心的说服工作,讲明利害关系。
(3) 既要符合法律法规,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
(4) 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
三、人民政府处理
如果行政调解无法解决土地纠纷,可以由人民政府进行处理。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或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乡级人民政府主要处理个人之间的土地权属争议,涉及范围较小、数量较少且情节不复杂的纠纷。复杂情节、影响较大且需要登记发证的权属争议应由县级人民政府处理,但乡级人民政府可以受理并承担初步处理的职责。
四、诉讼
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任何单位或个人的土地利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都有权向法院请求保护。土地纠纷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等形式进行解决。
五、总结
土地纠纷的解决必须以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研究问题、分析原因为基础,既要考虑实际情况,又要尊重历史。在遵循法定程序、根据不同时间的有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先调查后判断、先个别后一般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依法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