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纠纷有哪些分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土地管理 > 土地纠纷法律知识

土地纠纷有哪些分类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8-22

 
22692
当事人因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其他有关土地的权利归属问题发生的争议。具体而言,就是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同时对未经确权的同一块土地各据理由主张权属,根据各方理由难以解决的土地权属矛盾。下面和手心律师网小编来看看又哪些分类吧。

土地纠纷的特征

土地纠纷具有以下特征:

1. 主体的多样性

土地所有权的争议一般发生在国家和集体之间,集体和集体之间;使用权的争议则是发生在国家和集体之间、集体和集体之间,也有发生在国家或集体和个人以及个人和个人之间。

2. 客体的特定性

土地纠纷一般表现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归谁所有、由谁来行使的问题。

3. 复杂性和困难性

土地纠纷大都表现为情况复杂、年代久远、查证难度大以及政策性强等特性。

4. 有特定的程序

土地权属争议有特定的程序。

土地纠纷的分类

土地纠纷根据争议的内容不同,可分为三类:

1. 无书面土地流转合同的纠纷案件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签订书面合同。但现实中,很少有土地流转签订书面合同,大多以口头约定形式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一方当事人要求收回土地,涉及口头约定的认定问题。笔者认为,根据农村习俗和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口头约定应当认定为合法有效。

2. 土地流转未报备案的纠纷案件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规定,土地流转应当报备案。但现实中,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往往未报备案,因此出现了土地流转合同无效的纠纷案件。笔者认为,备案与合同的效力不同,未报备案不影响合同的效力。

3. 土地互换期限约定不明的纠纷案件

土地互换方式流转未约定期限的纠纷案件,根据不同的流转方式,处理方式也不同。对于转包、出租或代耕方式流转未约定期限的,可以参照《合同法》处理。对于互换方式流转未约定期限的,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土地纠纷的解决途径

不同类的土地纠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 土地确权纠纷

土地确权纠纷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政府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2. 土地侵权纠纷

土地侵权纠纷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行政调处。当事人对行政调处不服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3. 土地行政争议

土地行政争议可以按照一般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程序处理。

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

为了依法、公正、及时地处理土地权属争议,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了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

根据办法,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于需要作出处理决定的案件,应当拟定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同时,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办理争议案件的相关事宜。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可以由乡级人民政府受理和处理。

对于跨县级行政区域的争议案件,由设区的市、自治州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对于跨设区的市、自治州行政区域的争议案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对于国务院交办的争议案件,由国土资源部调查处理。

当事人发生土地权属争议,经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依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提出处理申请,也可以向有关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查处理申请。

申请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的,应当符合一定的条件,包括与争议土地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请求处理对象、具体的处理请求和事实根据。

当事人申请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时,应当提交书面申请书和有关证据材料,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应当包括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相关信息,请求的事项、事实和理由,以及证人的相关信息。

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请土地权属争议的调查处理,需要提交授权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查,并在一定的时间内提出是否受理的意见。对于受理的申请,应当及时发送申请书副本给被申请人,并要求被申请人在一定的时间内提交答辩书和相关证据材料。对于不予受理的申请,应当及时拟定不予受理建议书,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当事人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在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过程中,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并对争议的土地进行实地调查。对于提供的证据材料,应当进行查证,确保其真实性。调查处理意见应当包括当事人的相关信息,争议的事实、理由和要求,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依据,以及拟定的处理结论。

调查处理意见应当及时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并抄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决定应当在一定的时间内下达,并抄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延伸阅读
  1. 听到征地风声,提前抢种苗木,这样也能获得征地补偿
  2. 土地局调解纠纷要收费吗,土地纠纷解决途径
  3. 遇到宅基地转让纠纷该如何处理
  4. 发生宅基地纠纷后双方自行签订的协议书是否有效
  5. 农村户口,但是没地的人能享受征地补偿吗

土地管理热门知识

  1. 房子70年产权到期后怎么办?民法典草案规定:自动续期,可免费?
  2. 非法占地如何处罚
  3. 已登记的地役权转移登记的情形
  4. 东莞土地出让合同纠纷预防方案
  5. 人身自由权是什么
  6. 盖房时多占邻居家80公分宽应赔偿多少钱
  7. 地役权登记对抗是什么意思
土地管理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