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有哪些行为可认定可能对举报人实施打击报复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公法 >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 国际争端强制解决方法法律知识

嫌疑人有哪些行为可认定可能对举报人实施打击报复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2-05-10

 
225849
犯罪嫌疑人具有:扬言或者准备、策划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采取其他方式滋扰被害人等行为,可以认定为“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关于嫌疑人有哪些行为可认定可能对举报人实施打击报复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嫌疑人有哪些行为可认定可能对举报人实施打击报复

1、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

(1)扬言或者准备、策划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2)曾经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要挟、迫害等行为的;

(3)采取其他方式滋扰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的正常生活、工作的;

(4)其他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情形。

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三十二条

二、报复陷害罪和打击报复证人罪的界限

1、犯罪客体不同。打击报复证人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公民依法作证的民主权利。

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客观表现为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既可以是行为人利用手中职权,假公济私,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也可以是行为人没有利用职权而对证人采用恐吓、行凶、伤害等手段进行报复。打击报复证人罪侵害的对象只能是依法作证的证人。

3、主观方面不同。两罪的主观特征都表现为直接故意,但行为人具体的故意内容不同。打击报复证人罪的行为人出于报复证人的目的,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会妨害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和侵害证人的合法权益,却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报复陷害罪的行为人则出于报复陷害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的目的,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害上述人等的民主权利,妨害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却希望其结果的发生。

延伸阅读
  1. 打击报复证人罪
  2. 如何判处打击报复证人的惩罚
  3. 打击报复证人罪新探
  4. 如何打击报复证人行为及罚则
  5. 打击报复证人罪的立案标准分析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热门知识

  1. 以公共秩序为由拒绝ICC仲裁裁决案例分析
  2. 论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程序、效力与救济
  3. 我国对外国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问题分析
  4. 多元化解决国际商事纠纷新尝试——北京仲裁委员会新调解规则的制
  5.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司法审查范围
  6. 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
  7. 第三人能否申请撤销涉外仲裁裁决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