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2-05-05
1、徇私枉法罪不得免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构成犯罪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一般都必须被判处相应的刑罚,而不能对犯罪行为人放纵不管。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出现徇私枉法、徇情枉法的行为,包括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到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到追诉,以及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枉法裁判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到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到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枉法裁判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1、在我国1979年的刑法中,尚未规定滥用职权罪。然而,在此后颁布的大量法律法规中,特别是附属刑法规范中,多次出现了“滥用职权”一词,并逐步明确了滥用职权者的刑事责任。1997年修订的刑法规定了滥用职权罪,采用了总括式和列举式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具体而言,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总括性地规定了滥用职权罪,并以徇私枉法罪、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罪、放纵走私罪等作为滥用职权罪的具体规定,形成了对滥用职权行为的定罪和处罚体系。
2、刑法将滥用职权罪的主体范围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然而,1999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规定了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解决了之前对这类人员滥用职权无法定罪的问题。
3、我国刑法关于滥用职权罪和贪污贿赂罪的规定存在不协调之处。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对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的受贿行为,按照刑法第八章中规定的受贿罪定罪处罚。然而,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并未按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的定罪处罚规定执行,这反映出立法思想上的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