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应该看清“五证二书”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房屋质量法律知识

买房应该看清“五证二书”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0-05-25

 
21875
买房如果遇到质量问题、合同纠纷、房屋面积欺诈、物业服务纠纷等,那糟心的可不是一点点了。遇到这些问题该怎么应对,有没有办法提前预防,今天房圈儿就和您聊聊买房中不得不注意的几点事项。

房屋质量问题排第一

据中消协数据,2014年全年共接到房产及建材类投诉24599件,焦点主要集中在房屋质量问题、合同纠纷、房屋面积欺诈、物业服务纠纷等方面。其中涉及质量问题投诉达49.1%,占据了投诉数的“半壁江山”。作为普通购房者,如何才能避开最令人头疼的房屋质量问题,不花冤枉钱呢?

途径一:选择品牌房企。通常情况下,知名房企与大型建设集团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而后者的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往往是高于国家标准的,可以从源头上保证房屋的质量安全。而一些中小规模的施工单位不排除有将工程二次外包的情况,导致工程质量“缩水”,类似的案例在日常报道中并不少见,值得购房者留心。

途径二:收房时聘请专业验房师。房子到了交付期,开发商会通知准业主们前去收房,这时建议购房者可以带个有经验的验房师傅去,用专业的工具,测出不好的地方让开发商整改。

通常情况下,专业的验房师会在有问题的地方用粉笔做记号,结束时出具一份房屋质检档案表,如果室内存在墙面空鼓、地面平整度偏差、地面净高偏差等问题可以被发现并记录下来。

业内人士表示,像客厅地面净高偏差、地面空鼓现象,还有客厅空调孔被阳台雨水管挡住等都属于设计分工没做好,算施工通病,整改起来还相对容易。如果碰到楼板下垂、贯穿性裂缝、外墙漏水的问题,估计就难办了。而这些专业性强的问题,一般购房者是发现不了的,因此花点钱聘请专业验房师显得很有必要。

看清“五证二书”是关键

即使不买房的人,对于“五证齐全”也不陌生。然而实际操作中,很多购房者却往往盯着房价、户型,忽视了房地产资质这一关键性因素。购买过程中,一旦遇到无良开发商或市场清理违规项目等情形,交完钱却拿不到房的状况便会尾随而至。

看清“五证”,包括《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而“五证”中主要看“两证”,一个是国有土地使用证,一个是预售许可证,有了这两证,一般原则上就没有问题,尤其是预售许可证。

需要提醒的是,查看“五证”的时候一定要看原件,复印件很容易作弊。

此外,有部分开发商领取的是临时土地使用证,意味着开发商尚未交齐全部土地出让金,在其领取的《商品房内/外销预/销售许可证》的销售范围中,仅包括规划项目的部分楼号,甚至仅包括一栋楼的部分楼层。签合同前,建议购房者一定要看清楚所预购的房屋是不是在预售范围之内,以确保将来顺利地办理产权证。

而“两书”是开发商在竣工验收合格时通知购房者入住之后提供的两份法律文件,一个是住宅质量保证书,第二是住宅使用说明书。也就是说一个房屋完整的法律文件在购房的过程中应该查验五证,同时收房子的时候应该有两书。还有更重要的是产权证,拿到产权证,整个购房所有的法律文件就应该算齐备了。

置业功课提前修

“小产权房”价格再便宜也不能买。对于小产权房问题,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此前就表示,小产权房就是违法的存在,所以永远不会被“转正”。所以,小产权房并不会因为不动产统一登记而变得合法。

提醒各位购房者注意,不动产登记可能会引发一批持有小产权房的房屋所有者低价抛售,在买房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切勿为了贪便宜买到没有房产证的房子,使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户型选择很重要。老话说“鞋子搁不搁脚,只有自己知道”。户型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将来居住的舒适度。选择户型时,购房者除了要看规划图和沙盘,还应当特别注意内部空间的规划、布局,以免事后遗憾,影响居住效果。

贷款约定要谨慎。签订购房合同时,尤其碰到政策多变的时期,买家要谨慎签订合同。有两点尤其重要,一是约定贷款按揭办不下来时的处理方式,二是约定对双方公平的违约责任及合同解除条件。贷款约定越谨慎,日后在贷款政策出现变化时发生纠纷的可能性越小。

相关标签: 买房合同是否有效
延伸阅读
  1. 买房定金比例的合法规定及其适用范围
  2.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买房人保护
  3. 买房合同解除的情况
  4. 以合同为准,确保购房权益
  5. 买房签合同注意事项

业主权利热门知识

  1. 房屋漏水的处理程序及责任划分
  2. 房地产相邻权的法律规定
  3. 房屋出现裂缝购房者的维权途径
  4. 相邻权原则与相邻关系的处理
  5. 道路施工扰民投诉的法律依据
  6. 地役权的流转方式
  7. 地下停车位的产权问题
业主权利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房屋委托购买协议范本
  2. 公司买卖合同范本
  3.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