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金利息应该归谁所有
点击数:49 更新时间:2023-10-15
押金利息的归属
根据法律规定,押金交给债权人后,所有权就从债务人或第三人转移给债权人。因此,债权人对于自己所有物所产生的利息,当然也取得所有权,因此押金对于出押人而言是无需收取利息的。但对于受押人即债权人来说,其收取的押金数额越大,获得的利息也越多。为了追求利益,受押人本能地倾向于扩大收取押金的数额。为了保护出押人的利益,除了对押金数额进行限制外,在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合同中,可以通过特别法规定押金所产生的利息归出押人所有,但需要排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
押金数额的限制
一般来说,原债权利益越大,作为担保的押金数额也会相应增加;反之,原债权利益越小,押金数额也会相应减少。二者之间存在一种正比例关系。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债权人往往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迫使债务人接受不利于自己的过大押金数额,从而增加了债务人的负担。因此,限制押金数额是公平原则的要求。至于限制的幅度应该如何确定,即应该占所担保债权的多大比例?根据法律规定,定金不得超过合同总价款的20%,违约金的幅度更小。然而,由于押金与定金、违约金在功能上存在差异,后者具有惩罚性,对于违约人而言,是一种额外付出;而押金则没有惩罚性,具有补偿性,对于债务人而言,是一种应尽的付出,仅仅是提前付出而已。因此,押金数额应该在所担保的债权之下,总债权的20%之上,才具有担保价值。
出租人不退还押金的处理
根据以下情况,可以处理出租人不退还押金的问题:
- 如果租赁合同没有明确押金的性质或规则,则押金应当作为租赁预付款处理,无论如何都应当返还。
- 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房东应在租赁关系解除且租客迁空、清点并付清所有应付费用后的当天将租房押金全额无息退还租客。
- 租房期间有财产损失可以相应扣除押金,扣除后的押金应当退还。
- 在明确约定押金性质的情况下,押金的作用是为房屋及屋内财产设定的担保,如果在租赁期间造成出租人房屋及室内设施的财产损失,则可以从押金中扣除。
- 如果造成损失的责任在出租人,则在合同期满或解除合同时应当退还押金。
- 如果双方无法协商解决租房押金不退的问题,可以收集证据并向法院提起诉讼。
押金的法律性质
关于押金的法律性质,有以下几种说法:
- 抵销预约说:认为押金的交付意味着当事人之间成立了押金预约,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将押金与其债权相抵销。
- 解除条件附债权说:认为押金的交付发生了附解除条件的债权,即在债权人对债务人所负的返还押金的债务上,附有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在受损害的限度内押金归于消灭的解除条件。
- 附解除条件的消费寄托说:认为押金的交付是附解除条件的消费寄托,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所附条件成就,债权人无需返还押金。
- 债权质说:认为交付押金者对其受领人有请求返还之请求权,是以该项债权设定质权,因此其性质为债权质权。
- 信托的所有权让与说:认为押金的交付意味着受领人负有附停止条件的返还义务,是信托的所有权让与行为。受领人在自己债权受清偿之前,无返还的义务。即交付押金者将来履行债务作为受领人返还押金的停止条件。因此,债权人不能对尚未成立的返还请求权实施强制执行,受领人有优先受偿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