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2-03-01
职务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如果有以下情节,人民法院在量刑时可以减轻处罚:
(1) 未成年人犯罪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
(2)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
(3)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4) 超过限度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行为;
(5) 自首和立功。
上述减轻处罚的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三条。
职务便利类犯罪是企业高管职务犯罪中危险性最高、数量最多的一种犯罪。其表现形式包括贪污、受贿、挪用、自我交易、侵犯公司的商业机会等多种形式。该类犯罪是为个人、朋友或其他第三方获取非法利益。职务便利类犯罪是将职权用于个人利益,而职权的本质是为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最大化服务,因此,该犯罪行为违背了职务的本意,必然会表现为对职权的“利用”。
滥用职权类犯罪以积极的越权行为为主要特征,其标志是违规性,即超越权力范围,一意孤行,坚持错误的决策,强行、擅自作出违反规定或公司章程的行为。滥用职权类犯罪是明知不可为而公然为之,与利用职务类犯罪不同,其特点是更加公开和明显。该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他主体不构成该罪。
疏于职务类犯罪具体表现为不履行、不正确履行或放弃履行公司法规定的职责。例如,公司高管对于自己的职务负有勤勉尽责和审慎决策的义务,而严重不负责任则属于疏于职务。疏于职务类犯罪的客观行为形态既包括作为,又包括不作为。非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违反了审慎的义务被诈骗,致使公司遭受巨大损失。目前我国刑法尚没有相应的规定。被骗公司可以依据合同诈骗罪追回损失,而对于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的行为,公司只能依据劳动合同或其他约定追究行为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