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如何轻判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法律知识

职务犯罪如何轻判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2-03-01

 
208183
依据《刑法》的规定,职务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如果有减轻处罚情节的,人民法院在量刑时,可以依据实际案情减轻处罚。减轻处罚情形包括:自首和立功表现;未成年人犯罪等。关于职务犯罪如何轻判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职务犯罪的减轻处罚情节

1. 减轻处罚的情形

职务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如果有以下情节,人民法院在量刑时可以减轻处罚:

(1) 未成年人犯罪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

(2)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

(3)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4) 超过限度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行为;

(5) 自首和立功。

2. 法律依据

上述减轻处罚的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三条。

二、职务犯罪的种类

1. 职务便利类犯罪

职务便利类犯罪是企业高管职务犯罪中危险性最高、数量最多的一种犯罪。其表现形式包括贪污、受贿、挪用、自我交易、侵犯公司的商业机会等多种形式。该类犯罪是为个人、朋友或其他第三方获取非法利益。职务便利类犯罪是将职权用于个人利益,而职权的本质是为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最大化服务,因此,该犯罪行为违背了职务的本意,必然会表现为对职权的“利用”。

2. 滥用职权类犯罪

滥用职权类犯罪以积极的越权行为为主要特征,其标志是违规性,即超越权力范围,一意孤行,坚持错误的决策,强行、擅自作出违反规定或公司章程的行为。滥用职权类犯罪是明知不可为而公然为之,与利用职务类犯罪不同,其特点是更加公开和明显。该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他主体不构成该罪。

3. 疏于职务类犯罪

疏于职务类犯罪具体表现为不履行、不正确履行或放弃履行公司法规定的职责。例如,公司高管对于自己的职务负有勤勉尽责和审慎决策的义务,而严重不负责任则属于疏于职务。疏于职务类犯罪的客观行为形态既包括作为,又包括不作为。非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违反了审慎的义务被诈骗,致使公司遭受巨大损失。目前我国刑法尚没有相应的规定。被骗公司可以依据合同诈骗罪追回损失,而对于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的行为,公司只能依据劳动合同或其他约定追究行为人的责任。

延伸阅读
  1. 老板拖欠工资,员工可以私自收款吗
  2. 哪些叫侵权渎职犯罪构成
  3. 上市公司法人可不可以担任其他企业的法人
  4. 实践中哪些人被剥夺政治权利
  5. 挪用公司虚开发票非法套取资金是否构犯罪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新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2. 更改户口犯罪吗
  3. 警察问话说假话犯法吗
  4. 根据法律规定政审能查封存的案底吗
  5. 逃亡几年后就可以不负刑事责任了吗
  6. 最新两高关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规定
  7. 洗钱中介要判多久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