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2-01-17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受到行政拘留处罚后,如果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包括:
(1)赔偿损失;
(2)消除危险;
(3)返还财产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则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如果法律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应当依照其规定执行。这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行政拘留的处罚执行程序包括调查。在进行行政拘留的处罚执行之前,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
行政拘留的处罚执行程序包括决定。在行政拘留的处罚执行中,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处罚执行的处理:
1、确有依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执行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处罚执行决定;
2、依法不予处罚执行的,或者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作出不予处罚执行决定;
3、违法行为已涉嫌犯罪的,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在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作出处罚执行决定的同时,通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行政拘留的处罚执行程序包括执行。在进行行政拘留的处罚执行时,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