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5-01-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暂扣的强制措施,如查封财物、扣押财物、冻结等。
(一) 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 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三) 扣押财物;
(四) 冻结存款、汇款;
(五) 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都属于行政强制,两者都通过强制性措施来实施,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区别:
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是强制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保持相对人的人身和财产处于一定的状态,以预防、制止或控制违法行为或危险状态的发生。
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是法定义务人不履行法定义务;行政强制措施不以行政相对人不履行法定义务为适用条件,而是以危害社会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前提。
行政强制执行的起因只能是义务人负有不作为义务而作为或负有作为义务而不作为的行为;而行政强制措施的起因可以是危害社会的行为、某种事件的发生,甚至是某种状态的出现。
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只有行政机关。
行政强制执行的结果是义务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行政强制措施在情况调查清楚后,经认定不需要继续实施时,应解除强制、恢复原状;经认定需要继续实施时,应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理决定。
一般情况下,工商局不可以随意吊销个体营业执照。以下情况出现时,才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虚假注册包括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虚假发起人和股东出资等手段来骗取注册。凡以虚假注册或欺骗手段骗取营业执照,并情节严重时,无论是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或其他企业,都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七十三条规定,如果变更经营范围涉及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规定需要批准的项目,而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且情节严重,营业执照将被吊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或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公司登记机关将吊销营业执照。除非《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未将此纳入吊销事由,其他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和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均明文规定此为吊销营业执照的事由。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企业因未能及时参加年检而面临吊销营业执照的风险。这些原因包括经营管理不善,已经歇业但未按法律办理注销登记;因司法行为未了结导致无法年检;以及恶意逃避年检监管等。根据监管实践,大部分企业逾期不参加年检手续是由于工作人员疏忽、错过了年检截至时间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