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回避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1-12-26
在刑事司法实践过程中,如果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存在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情形,如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均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回避。关于刑事回避的法定情形有哪些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刑事回避的法定情形
一、回避的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在以下情形下需要进行回避:
- (1) 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 (2) 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存在利害关系。
- (3) 曾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
- (4) 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
二、回避的权限划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回避的权限如下:
- 1. 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有权决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
- 2. 本院审判委员会有权决定院长的回避。
- 3. 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有权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
对于侦查人员的回避决定,侦查人员在作出决定前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有权申请复议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