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别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无因管理法律知识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别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3-14

 
190930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作为民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常常被人们混淆,因为这两个概念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区分他们两的不同就十分重要。那么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别是什么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别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概念,它们在解决问题、制度目的和制度意义上存在差异。

1. 解决问题不同

无因管理是指在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的情况下,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法律事实。在这种关系中,有一系列问题需要加以规定:管理人应有权请求返还为管理事务支出的必要费用;管理人有义务交还因管理事务所获得的利益;管理人有义务及时向本人通知管理事务的事实和进展情况;管理人违反上述义务给本人造成损害时,应承担赔偿责任;管理人因管理事务而受到其他损失时,有权请求本人予以赔偿。这些问题只有无因管理制度才能涵盖。而不当得利制度只能解决其中的管理费用的偿还和因管理事务所获得的利益的返还,无法涉及其他问题。

2. 制度目的不同

不当得利制度的目的在于使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因此在受益人为善意时,返还的范围仅限于"现存利益"。如果受益人未获得利益或因其善意使所获利益丧失,则不存在返还问题。而无因管理中,管理人很可能支出必要费用,但未必获得利益。若以不当得利制度取代无因管理制度,则不利于对管理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3. 制度意义不同

无因管理是立法鼓励助人为乐、危难相助、见义勇为风尚的产物,其制度意义在于划清侵权行为和互相帮助行为的界限。相比之下,不当得利制度则不具备同样的目的与功能。

因此,在判断一个法律现象是无因管理还是不当得利时,可以从主观角度予以判断:如果行为人是为了他人利益而进行管理行为,则属于无因管理;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在客观上给他人带来利益,给自己带来不利益,则构成不当得利。

无因管理的概念

无因管理是指在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的情况下,为避免造成损失(包括自己和他人,或仅为他人)而主动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法律事实。在无因管理中,管理人享有请求本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的债权,而本人负有偿还该项费用的债务。无因管理是一种法律事实,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无因管理之债的产生是基于法律规定,而非当事人意思。

不当得利的概念

不当得利是指在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的情况下,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例如,在售货时多收货款或据为己有拾得遗失物等情况。取得利益的人称为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为受害人。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

延伸阅读
  1. 无因管理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2. 债权和债务的区别是什么
  3.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别是什么
  4. 民法典中如何认定是借款还是不当得利
  5. 怎样区别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银行个人债权不良资产可否转让
  2. 欠银行八万元两月未还被银行起诉会坐牢吗
  3. 个人债务会牵扯到父母吗
  4. 和解法解决债权债务纠纷方法的优点有哪些
  5. 按份之债的成立要件是什么
  6. 非债清偿构成不当得利的条件是什么
  7. 非金融债务融资工具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