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不安抗辩权而终止合同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03-08
终止合同是指将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消灭的情形,合同终止后不需要再履行合同,合同法规定可以终止合同的情形包括协商终止、法定终止等,那么怎样利用不安抗辩权而终止合同?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如何利用不安抗辩权终止合同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先履行合同的一方有证据证明后履行一方没有履行能力的,可以通知后履行一方,后履行一方未恢复履行能力或者提供担保的,就可以解除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先履行合同的一方在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并能提供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有权中止履行合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如果当事人没有确凿证据来中止履行合同,将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依照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合同后,应及时通知对方。当对方提供适当的担保后,中止履行的一方应恢复履行合同。然而,如果在合理期限内,对方未能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的担保,中止履行的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条件
根据《合同法》第67条的规定,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要件:1. 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互负债务的关系。关于互负债务是否指两个债务处于互为对待给付的地位,存在不同的观点。2. 这两个债务必须有明确的先后履行顺序。至于该顺序是当事人约定的还是法律直接规定的,不予考虑。如果两个对立的债务没有明确的先后履行顺序,那么先履行抗辩权将不成立,而应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3. 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符合债务的本旨。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包括未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履行,以及在履行期限届满时尚未履行的情况。先履行一方的履行不符合债务的本旨指的是先履行一方虽然履行了债务,但其履行不符合当事人约定或法定的标准、要求,即构成违约行为。《合同法》第67条仅规定了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情况,但忽略了履行债务不符合法定要求的情况,因此需要进行补充。履行债务不符合债务本旨可以包括迟延履行、不完全履行(包括有损给付)、部分履行以及无法履行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