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3-12-08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工会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工工资权益,并对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如果发现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工会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纠正,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改正,工会可以请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根据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八条规定,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组织按照职责依法维护农民工获得工资的权利。同时,根据该条例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工会依法维护农民工工资权益,并对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如果发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工会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改正,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改正,工会可以请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监察在性质、机构、适用法律规范、程序、处理、证据收集方式、后果和受理案件时限等方面存在以下区别:
劳动法既具有公法特征,又具有私法特征。劳动争议适用调解、仲裁是由劳动法所具有的私法因素决定的;劳动监察的产生是由劳动法所具有的公法因素决定的。劳动争议仲裁从合同到仲裁带有传统的私法特征;而劳动监察从基准到监察则主要体现公法的特征。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建立遵循三方原则,即由雇主、雇员和政府共同组成。而劳动监察的设立主要强调行政性,是国家机关依法行政的机构。
劳动法律规范根据其规定事项和约束力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关于劳动者实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和关于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法律规范,以及强行性法律规范和任意性法律规范。劳动争议仲裁既适用强行性法律规范,也适用任意性法律规范,并可以根据劳动合同和企业劳动规则等进行调解和裁决。劳动监察处理案件只能适用强行性法律规范。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请求进行仲裁,不涉及诉讼程序;而劳动监察机构则应主动进行监察。劳动争议仲裁适用调解程序,而劳动监察不适用调解程序。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体现了自愿原则,包括自愿提请仲裁和自愿行使处分权力等;而劳动监察体现了强制原则,如果用人单位违法,不允许劳动者放弃权利,免于追究法律责任。
劳动争议仲裁一般追究民事责任(经济责任);劳动监察除追究民事责任外,还可以追究行政责任。
劳动争议仲裁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除法定情形外不主动依职权收集证据;劳动监察不仅要求当事人举证,还可以主动依职权收集证据。
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当事人对劳动监察处理决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
劳动争议仲裁受理案件的时限是60天;劳动监察受理案件的时限是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