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监护权需要进行公证吗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2-14
对于未成年人,由于其心智较不成熟,是没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因此法律规定了监护制度,其监护人是需要在法定的职责和权限内,监督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那么,未成年监护权需要进行公证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未成年监护权的确定
一、确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对于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确定,可以根据以下情况进行:
-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故或无监护能力的,可以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或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亲属和朋友担任监护人,前提是这些人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经过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同意。
-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
- 如果没有上述法定监护人,可以由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二、未成年监护权的公证
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监护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法律证明当事人享有监护权的事实或当事人之间签订的监护协议真实、合法的活动。在涉及涉外交往等特殊情况下,监护人为履行监护职责,首先需要证明自己享有监护权。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向公证处申请办理监护公证。
监护公证由当事人住所地的公证处管辖,监护协议公证也可由协议签订地的公证处管辖。当事人必须亲自向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申请时,应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 与被监护人关系的证明。
- 被监护人的基本情况。
- 申请人的身份证件。
- 其他材料,如监护协议、有关单位同意的证明等。
监护协议不得包含有碍被监护人成长的内容,例如强制未成年人接受宗教训练等。对于不符合我国宪法和相关政策规定的监护协议,公证处将不予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