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权应该由谁行使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2
?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有未成年子女,那么我们就作为子女的监护人,一般情况下,监护权应该由谁进行行使?相关的规定是怎样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取代了《民法通则》和《婚姻法》,使得相关的司法解释失效。
《民法通则》生效前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监护人。根据我国《婚姻法》第29条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离婚后,无论子女由父方还是母方抚养,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然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根据第36条的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母亲抚养为原则。而哺乳期后的子女,如果双方在抚养问题上发生争执无法达成协议,将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具体情况作出判决。根据以上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管教和保护的权利义务,并不会因父母离婚而消失。
《民法典》(2021.1.1生效)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监护人将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但需要经过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的同意。
监护权的内容
如果将监护人与被监护人限定为父母与未成年子女,那么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关系实际上就是大陆法系国家规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亲权关系。亲权是父母基于其特定身份对未成年子女特有的权利和义务。根据现代国外立法的观点,亲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人身上的监护,包括保护教养权、住所决定权、监督权、子女返还请求权等;2.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财产上的监护,包括子女特有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以及为管理所必要的处分权;3. 代理未成年子女的权利。需要指出的是,亲权不包括亲权人与未成年子女之间的扶养与继承的权利义务。因此,即使父母因分居或离婚,一方停止行使对未成年子女的亲权,并不意味着该方停止对未成年子女的扶养和继承的权利义务。虽然我国《婚姻法》没有明文直接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或亲权的概念,但该法第15条和第17条关于父母有教育、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义务的规定,实际上属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监护权或亲权的内容。这些规定是为了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而设立的。在教育、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问题上,父母的权利义务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