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是多久呢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管理法律知识

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是多久呢

点击数:48 更新时间:2024-03-28

 
187248
现实社会有很多的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当做出违法的事情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的。但是很多人对于一个问题不是很懂,那就是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是多久?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对于未被发现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在二年内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而该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包括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

在理解该规定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 发现时间

该规定中的“发现时间”是指行政机关的立案时间,而不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的时间。

2. 违法行为之日

违法行为之日是指违法行为完成或停止的日期。例如,在运输违禁物品的情况下,如果用了10天时间,应从最后一天将违禁物品转交他人的日期开始计算。对于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应从行为终止之日开始计算。例如,某公民自从接通电源时就开始偷电,行政处罚追究时效应从该公民停止偷电之日起计算。又如某人违法占地建住宅,其行为的行政处罚追究时效应从某人拆除住宅,退出土地之日起计算。

3. 超时处理

如果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追究时效期限内发现违法行为,但最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超过行政处罚追究期限,法院不会因此超出行政处罚追究时效而处理。

行政违法行为的定义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具备一定要件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构成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对于税务违法行为而言,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一般只要具备偷税、逃避追缴税款、抗税行为或其他违反税务管理制度的客观要件,即构成税务违法行为,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税务行政处罚的主体是特定主体,即纳税人或税务管理的特定对象,并且该主体应具备行政责任能力。因此,在税务行政处罚中,“一事”指的是一个税务违法行为,即在实施处罚时发现的税务违法行为。对于连续偷税行为,应将偷税数额进行累计计算。

延伸阅读
  1. 商标侵权的构成要素
  2.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
  3. 行政赔偿的申请条件
  4. 行政处罚的定义与范围
  5. 行政处罚法对违法行为发现时间的规定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个人挪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法律处罚措施
  2. 违纪事实认定的依据及程序
  3. 警察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处罚
  4. 违章建筑举报的相关部门
  5. 法律咨询:行政处罚权的归属问题
  6. 钓鱼执法的合法性问题
  7. 食品安全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