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0 更新时间:2024-10-21
根据我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违法的建筑经过罚款并不会变成合法建筑。一般情况下,违法建筑会被拆除,如果拒不自行拆除,将会被强制拆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相关规定:
1.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照许可证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并可处建设工程造价5%至10%的罚款。如果无法通过改正措施消除影响,将限期拆除;如果无法拆除,将没收实物或违法收入,并可处以建设工程造价10%以下的罚款。
2. 建设单位或个人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并可处临时建设工程造价一倍以下的罚款:
(1) 未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
(2) 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
(3) 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准期限不拆除。
3.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限期拆除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1. 取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任何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前,必须获得建设用地所在政府计划委员会的立项批准文件,以获得建设的合法许可。
2. 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用地单位凭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向当地政府的规划局或规划办公室申请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 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用地单位在办理前两项批文后,向当地国土资源局申请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国土资源局经审查认为该用地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后,将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
4. 拟定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拆迁人需对规划拆迁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居住人口、地理环境以及被拆迁户的经济条件等进行调查核实,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分析拆迁工作可能出现的情况和走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拆迁工作方法,并确定拆迁期限。
5. 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拆迁人必须在专业银行开设专门的拆迁资金账户,根据拆迁工作的需要,足额存入拆迁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6. 申领拆迁许可证:拆迁人在满足上述条件后,凭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向当地房地产管理局或建设局办理拆迁许可证,取得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
7. 发布拆迁公告:拆迁许可证发证单位在核发许可证的同时发布拆迁公告,公告内容包括拆迁人名称、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范围、拆迁期限、搬迁日期等。
8. 拆迁冻结:拆迁公告发布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以下活动:
(1) 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新建、扩建、改建;
(2) 房屋买卖、交换、赠予、租赁、抵押、析产、分列房屋租赁户名;
(3) 改变房屋和土地用途;
(4) 企业工商登记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人登记。
9. 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拆迁公告发布后,拆迁人应在拆迁期限内与被拆迁人根据国家和本地法律法规的规定,就补偿、安置等问题进行协商,并签订书面协议。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一经订立即产生法律效力,各方当事人都应履行。拆迁人应按约对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进行补偿和安置,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应在协议约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搬迁后,拆迁人应及时在批准的拆迁范围和期限内实施拆迁。
10. 强制拆迁:在规定的拆迁期限内,如果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未能就拆迁补偿安置事宜达成一致意见,拆迁人将通过法律程序实施强制拆除被拆迁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