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买强买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实施法律知识

强买强买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点击数:69 更新时间:2025-02-09

 
18714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经营活动的时候,经营者要遵守法律的规定,不得进行强买强卖,强买强卖违反公平交易的原则,那么强买强买的判断标准是怎样的?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实质意义上的帮助您。

强买强卖的判断标准及法律规定

依据法律规定,强买强卖的判断标准是:

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强迫对方在违背意愿的情况下,出售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的行为。当情节严重时,这种行为将构成强迫交易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根据该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对于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行为,将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较轻,将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根据该法第二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以下行为之一的情况:

  1. 强买强卖商品的;
  2. 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
  3. 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
  4. 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
  5. 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

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对于强迫交易罪的犯罪行为,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将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强迫交易行为的特点形式

1、经营者滥用独占地位,进行强迫交易。

这类强迫交易行为是指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利用其独占地位,强迫消费者购买其商品或者接受其服务的行为。

2、滥用行政权力,进行强迫交易。

这类强迫交易行为是指政府或其他属职能部门滥用职权,强行要求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或接受某种服务的行为。

3、经营者通过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进行强迫交易。

所谓“搭售”是指经营者在出售优质名牌、畅销商品时,强行搭配出售消费者所不需要的劣质滞销产品的行为。而“附加不合理条件”是指经营者在消费交易过程中,向消费者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作为交易成立的条件。

4、经营者利用邮购、预售、分期付款、上门推销的方式,进行强迫交易。

通过这些方式进行消费交易时,消费者获取商品或服务信息的渠道受到限制,很难对其他经营者的同类商品或服务进行直接全面的比较,从而限制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一些经营者正是利用这种方式,向消费者强行推销假冒伪劣的商品或价格高质次的服务。

5、经营者以其他方式,进行强迫交易。

例如,经营者因消费者不购买某商品而受到辱骂、殴打,并强行要求消费者购买该商品的行为。还有一些旅馆、饭店在火车站、码头设置服务点,不等旅客问清情况就强行将其带到旅馆,强迫其支付高房价,接受劣质服务等。

延伸阅读
  1. 商家是否有权拒绝卖给顾客?
  2. 强买强卖行为的法律后果
  3. 强迫交易罪与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区别
  4. 强迫交易罪的构成要件
  5. 强迫交易罪立案标准的解析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个人挪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法律处罚措施
  2. 违纪事实认定的依据及程序
  3. 警察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处罚
  4. 违章建筑举报的相关部门
  5. 法律咨询:行政处罚权的归属问题
  6. 钓鱼执法的合法性问题
  7. 食品安全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