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最高人民法院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是什么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12-01

 
186977
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等。那么,最高人民法院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供您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印发《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一、保障量刑活动的相对独立性

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应当确保量刑活动的相对独立性。

二、收集与量刑有关的证据

侦查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情节轻重以及其他与量刑有关的各种证据。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对于量刑证据材料的移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三、人民检察院提出量刑建议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诉案件可以提出量刑建议。量刑建议一般应当具有一定的幅度。人民检察院提出量刑建议时,应当制作量刑建议书,并与起诉书一并移送人民法院。量刑建议书应当载明人民检察院建议对被告人处以刑罚的种类、刑罚幅度、刑罚执行方式及其理由和依据。

四、当事人和辩护人提出量刑意见

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辩护人可以提出量刑意见,并说明理由。

五、送达量刑建议书

人民法院在送达起诉书副本时,将人民检察院提出的量刑建议书一并送达被告人。

六、指派律师为经济困难的被告人提供辩护

对于公诉案件中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量刑建议有争议的情况下,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七、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量刑问题

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中,被告人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没有异议,自愿认罪且知悉认罪的法律后果后,法庭审理可以直接围绕量刑问题进行。

八、普通程序审理的认罪案件的量刑问题

在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认罪案件中,确认被告人了解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自愿认罪且知悉认罪的法律后果后,法庭审理主要围绕量刑和其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

九、被告人不认罪或者辩护人做无罪辩护的案件

在被告人不认罪或者辩护人做无罪辩护的案件中,应当在法庭调查阶段查明有关的量刑事实。在定罪辩论结束后,审判人员告知控辩双方可以围绕量刑问题进行辩论,发表量刑建议或意见,并说明理由和依据。

十、查明适用特定法定刑幅度及其他量刑情节

在法庭调查过程中,人民法院应当查明对被告人适用特定法定刑幅度以及其他从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法定或者酌定量刑情节。

十一、社会调查报告的使用

在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侦查机关或者辩护人委托有关方面制作涉及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在法庭上宣读,并接受质证。

十二、对量刑证据的调查核实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对量刑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也可以要求人民检察院补充调查核实。

十三、调取量刑证据材料

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在侦查、审查起诉中收集的量刑证据材料,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应当依法调取。人民法院认为不需要调取有关量刑证据材料的,应当说明理由。

十四、量刑辩论活动的顺序

量刑辩论活动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公诉人、自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量刑建议或意见;被害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量刑意见;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进行答辩并发表量刑意见。

十五、调查新的量刑事实

在法庭辩论过程中,出现新的量刑事实,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应当恢复法庭调查,待事实查清后继续法庭辩论。

十六、量刑理由的说明

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书中应当说明量刑理由。量刑理由主要包括:已经查明的量刑事实及其对量刑的作用;是否采纳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发表的量刑建议、意见的理由;人民法院量刑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十七、二审、再审案件的量刑活动

对于开庭审理的二审、再审案件的量刑活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对于不开庭审理的二审、再审案件,审判人员在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时,应当注意审查量刑事实和证据。

十八、试行期限

本意见自2010年10月1日起试行。

延伸阅读
  1. 专门人民法院的责任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12.25法发[1995]23号)
  3. 网络司法拍卖被撤销可申请国家赔偿
  4. 劳动仲裁前置问题的理解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自赔案件程序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溯及力问题
  2. 网上开设赌场罪主犯未被抓能开庭吗
  3. 干部受贿款早退是否构成受贿行为的判定问题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
  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6. 刑事诉讼法规定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7. 交通事故受损车辆报废后不应赔偿停运损失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