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遗失物之债有哪些特征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法律知识

拾得遗失物之债有哪些特征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6-01

 
18630

拾得遗失物之债的特征

一、遗失物的具体性质

遗失物只能是具体的物品,而不能是某种权利,如商标权或其他知识产权。此外,遗失物必须是可以被人们控制的物品,而非无法控制的物质,如阳光等。

二、遗失物的界定与占有状态相关

遗失物的界定与原所有人对其物品的占有有关。例如,如果甲丢失了一部手机,那么手机被视为遗失物是因为甲失去了对手机的占有,也就是说甲失去了对手机的实际控制。这是区分遗失物和埋藏物的核心特征。

三、遗失物的认定不受意思占有丧失的影响

意思占有是指原所有人基于记忆而持续的虚拟占有状态。遗失物的认定与是否丧失意思占有只区别于遗忘物和非遗忘物,而不是其他物品。因为遗忘物本身就是遗失物的一种。例如,如果甲遗忘了背包在公交车上,由于遗忘,甲失去了意思占有。但是如果甲无意中丢失了一个背包,在寻找背包的过程中仍然保持意思占有,但该背包仍被视为遗失物。

四、重新占有遗失物需要借助他人的民事行为

例如,甲丢失了一部手机,如果甲后来找到了手机,在手机丢失至找到期间,手机处于遗失物状态。当甲找到手机后,他重新获得了占有权。然而,除非甲通过自己的民事行为找回手机,如果手机被乙拾得,无论乙未来采取何种行为,无论是获利还是处分,对于甲来说,这部手机始终处于遗失状态。

拾得遗失物之债的具体特征

(一) 双方当事人的身份

拾得遗失物之债的当事人必须包括一个受益人和一个受害人。

(二) 利益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受益人所获得的利益必须与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三) 没有合法根据的利益

受益人所获得的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的根据,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者曾经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

一旦受益人得知自己所获得的利益没有合法根据,或者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他有义务将不当利益返还给受害人。

延伸阅读
  1. 无主物的含义是什么,无主物如何处理
  2. 拾得遗失物后卖掉犯法吗
  3. 拾得遗失物拒绝返还怎么办以及相关处罚
  4. 无主物的先占取得制度是什么
  5. 埋藏物物权法文物保护法规定的内容有哪些

担保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补办劳动用工备案和就业登记手续的申请范本是怎么样的
  2. 共同享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时,是否可以适用共有法律规定
  3. 如何办理房产典当,需要提交哪些证件
  4. 质押是否必须进行登记
  5. 为什么要进行房屋权属登记
  6. 担保法是如何规定保证人追偿权的
  7. 哪些权利可以进行质押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