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9-06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条的规定,回避制度包括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
1. 自行回避:
自行回避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遇到法定回避情形时,主动要求退出诉讼活动。刑事诉讼法第28条确立了自行回避制度,旨在通过公安司法人员的职业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消除可能导致案件得不到公正处理的人为因素,使符合法定回避情形的公安司法人员自觉退出诉讼活动。
2. 申请回避:
申请回避是指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具有法定回避情形,向他们所在的机关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公安司法人员回避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重要诉讼权利。公安司法机关有义务保证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充分有效地行使这一权利。根据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具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因此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都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3. 指令回避:
指令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遇到法定回避情形,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法院、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等有关组织或行政负责人有权作出决定,令其退出诉讼活动。指令回避是回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的必要补充。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回避适用的情形主要包括:
1. 审判人员或其他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与本案诉讼代理人有近亲属关系的,也应当回避;
2. 审判人员或其他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 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
审判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口头或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1. 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2. 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 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对于前款规定的行为,审判人员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前三款规定同样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