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物先占法条规定了哪些内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法律知识

无主物先占法条规定了哪些内容

点击数:43 更新时间:2024-05-21

 
18461
有些物品是没所有人的,这类物品就属于无主物,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像挖出的物品很多就是无主物,其实,无主物的到底归谁也是热点话题,大家都议论争论都有很多。那么在法律上是怎么来规定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无主物的法律规定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拾得人无法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拾得人应当将拾得物交还给失主,或者交给公安机关。如果确认拾得物是无主物,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遗失物在发布招领公告后六个月内无人认领,将归国家所有。

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处理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对于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应当参照拾得遗失物的规则处理。如果能够找到权利人,应当返还给权利人;如果无法返还,则应当送交公安机关。

先占制度与国际法

在国内,无主物、遗失物、遗忘物不能属于拾得人,而归公。国际法上的先占制度指的是国家可以占取无主地,取得对无主地的所有权。先占是指一个国家有意识地取得当时不在任何其他国家主权之下的土地的主权的一种行为,是一种领土的取得方式。

公安机关对无主物品的处置

根据《民法通则》和《物权法》等法律规定,遗失物在发布招领公告后半年内无人认领,将归国家所有。公安机关在拿到无主物品后,应按照法律规定上缴有关部门(如民政、财政),或者根据这些部门的委托将无主物品拍卖,所得款项全额上缴国库。

如果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并知道权利人,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如果不知道权利人,则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在遗失物被领取前,拾得人在将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时,有关部门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如果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毁损或灭失,应承担民事责任。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向拾得人或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如果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领取遗失物时应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遗失物在发布招领公告后六个月内无人认领,将归国家所有。

延伸阅读
  1. 担保物权的定义和意义
  2. 婚前房产证加上名字是否算作婚前财产?
  3. 地役权的具有约束力
  4. 不能更名的房子走三方协议可以吗
  5. 抵押合同的解除是否需要房产部门审批?

担保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物权法司法解释一的规定
  2. 抵押担保合同
  3.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债务担保的法律规定
  4. 保证期间的效力
  5. 担保合同的性质
  6. 霸王条款一:广告作为要约
  7. 处理地役权纠纷的法律依据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