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1-2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和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并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将被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并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和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以下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刑罚:
1. 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导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 过失犯罪的情况下,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当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呈现扩散趋势,或者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时,将被认定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发生并呈现扩散趋势时,将被认定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当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出现并呈现扩散趋势时,将被认定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当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并呈现扩散趋势,或者中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时,将被认定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当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时,将被认定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当周边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时,将被认定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除以上情况外,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还可以认定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