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定村民委员会成员玩忽职守罪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渎职罪法律知识

能定村民委员会成员玩忽职守罪

点击数:45 更新时间:2024-11-23

 
183661
【能定村民委员会成员玩忽职守罪相关法律知识科普】玩忽职守罪是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一种职务犯罪,是《刑法》中规定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和徇私舞弊三类渎职犯罪的代表之一。在司法实践中,基于对玩忽职守罪的不同理解,常常产生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等分歧与争议,给该罪的认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能定村民委员会成员玩忽职守罪?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能定村民委员会成员玩忽职守罪吗?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然而,村民委员会成员并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此不能以玩忽职守罪被定罪。

什么是玩忽职守罪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犯罪构成要件,玩忽职守罪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四、主观要件:本罪以过失为主观要件,故意不构成本罪。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的重大损失结果,并非出于故意,而是由于过失造成的。行为人应当意识到自己擅离职守或在职守中马虎从事职责,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危害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轻信自己可以避免,导致发生了严重损失的危险结果。

如何认定玩忽职守罪

由于玩忽职守罪主要表现为过失犯罪,往往与经验不足、工作失误等因素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因此,在认定玩忽职守罪时,需要注意与一般工作中的失误的区别。以下是正确把握二者区别的关键点:

一、主观形态和客观行为不同:玩忽职守行为主观上具有罪过形式,即行为人虽然主观上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客观上未能认真履行职责,导致重大危害结果。此外,玩忽职守还存在因徇私舞弊而主观恶性更大的罪过形式,即间接故意,而工作失误中不存在这种情况。在工作失误中,行为人主观上属于一般认识错误,客观上不存在渎职行为,行为人始终以对工作负责的态度从事工作,危害结果往往是由于经验不足或工作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

二、造成危害结果的主要因素不同:玩忽职守和工作失误都可能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但引发危害结果的因素不同。玩忽职守的主要原因是行为人自身主观因素,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等渎职行为。而工作失误的发生主要是由其他客观因素介入,或是行为人无法预见或无力克服的因素所致。

延伸阅读
  1. 玩忽职守罪与违纪的区别
  2. 玩忽职守罪的特征是什么
  3. 罪犯自杀看管人员犯罪吗
  4. 玩忽职守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5. 玩忽职守罪的客观方面表现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2. 冒充警察行为的法律性质
  3.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4.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及量刑标准
  5. 寻衅滋事罪及其刑罚量刑标准
  6. 招摇撞骗罪的法律规定
  7. 招摇撞骗罪:情节犯还是行为犯?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