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11-23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然而,村民委员会成员并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此不能以玩忽职守罪被定罪。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犯罪构成要件,玩忽职守罪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四、主观要件:本罪以过失为主观要件,故意不构成本罪。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的重大损失结果,并非出于故意,而是由于过失造成的。行为人应当意识到自己擅离职守或在职守中马虎从事职责,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危害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轻信自己可以避免,导致发生了严重损失的危险结果。
由于玩忽职守罪主要表现为过失犯罪,往往与经验不足、工作失误等因素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因此,在认定玩忽职守罪时,需要注意与一般工作中的失误的区别。以下是正确把握二者区别的关键点:
一、主观形态和客观行为不同:玩忽职守行为主观上具有罪过形式,即行为人虽然主观上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客观上未能认真履行职责,导致重大危害结果。此外,玩忽职守还存在因徇私舞弊而主观恶性更大的罪过形式,即间接故意,而工作失误中不存在这种情况。在工作失误中,行为人主观上属于一般认识错误,客观上不存在渎职行为,行为人始终以对工作负责的态度从事工作,危害结果往往是由于经验不足或工作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
二、造成危害结果的主要因素不同:玩忽职守和工作失误都可能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但引发危害结果的因素不同。玩忽职守的主要原因是行为人自身主观因素,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等渎职行为。而工作失误的发生主要是由其他客观因素介入,或是行为人无法预见或无力克服的因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