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冒充警察敲诈怎么定罪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法律知识

在我国冒充警察敲诈怎么定罪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8-28

 
183014
前段时间,犯罪分子冒充人民警察进行骗财骗色的案例引起了广大民众的讨论。关于冒充人民警察进行诈骗的,我国法律将如何定罪呢?处罚的标准和相应的情形有哪些?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提供有关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冒充警察敲诈的定罪标准及情形

一、冒充警察敲诈的定罪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冒充警察敲诈的行为可能构成招摇撞骗罪。如果冒充人民警察进行招摇撞骗,依照相关规定将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的规定,招摇撞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根据该条款的规定,对于冒充人民警察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将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二、认定为冒充警察敲诈的情形

以下是认定为冒充警察敲诈的情形,具体包括:(一) 多次进行招摇撞骗的情形。犯罪的构成要件直接反映了该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在该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中,无论数额多少还是情节轻重都没有具体要求。也就是说,只要行为人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就构成该罪。因此,行为人每一次招摇撞骗都符合该罪的基本构成要件,可单独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出于同一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同一性质犯罪行为,则属于连续犯。对于连续犯,不能分别构成几罪适用数罪并罚,而应根据刑法分则的有关规定,按照一个独立的罪进行处罚。如果危害程度严重,应适用法定刑中规定的“情节严重”或“情节特别严重”的条款进行处罚。根据司法实践,一般情况下,多次招摇撞骗可以认定为三次或三次以上。(二) 诈骗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情形。在司法实践中,有些招摇撞骗行为本身并不严重,但由于行为人的行为导致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杀等后果。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仅限于谋取非法利益,并没有故意杀人或伤害被害人的故意。因此,行为人的行为只构成招摇撞骗罪,而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然而,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等后果是由于行为人对其人身和人格权利的侵害而导致的巨大心理压力,使其精神崩溃、患上精神疾病或失去生活信心。虽然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与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等后果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这种间接的因果关系不影响案件的定性。然而,这种后果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应作为量刑的情节因素。因此,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应视为招摇撞骗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三) 严重损害国家机关形象和威信的情形。犯罪客体既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也是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首先取决于其对社会关系的损害程度。如果一个行为不侵犯任何社会关系,那么就意味着它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也就不构成犯罪。同样,犯罪行为对社会关系的损害程度反映了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形象、威信和正常活动。由于行为人出于不同的动机,冒充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实施招摇撞骗的时间、地点和侵害对象各不相同,对国家机关形象、威信以及造成的恶劣社会影响也不同。例如,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办案为名向被害人索要钱财,不仅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形象和威信,还破坏了司法机关的公正和廉洁形象。这种招摇撞骗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显然比冒充普通国家工作人员骗取某种荣誉称号、政治待遇、职位或学位等更大。因此,严重损害国家机关形象和威信应被视为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
延伸阅读
  1. 车辆发生轻微刮碰如何处理
  2. 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第一百一十条
  3. 交通事故责任明晰交警可以不开具认定书吗
  4. 监狱劳改有工资吗
  5. 打警察被刑事拘留能判多久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倒卖发票中间人是否犯法
  2. 投资款被挪用是属于诈骗吗
  3. 2年前滥用职权可举报吗
  4. 挪用小金库的款项是否构成挪用公款
  5. 公务员受贿过时效还开除吗
  6. 冒充家长抢1岁男童涉嫌拐卖儿童罪吗
  7. 父母经常暴打成年女儿违法吗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