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与担保的法律效力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11-13
由于该种担保形式的特殊性,让与担保案件在审判实践中数量较少,但既然是担保,就一定会有法律后果。那么,什么是让与担保?又有哪些相关的问题需要注意呢?以下是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让与担保效力的知识。
让与担保的法律效力及其构成要件
一、让与担保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根据学术界的通行观点,让与担保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为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而将担保标的物的所有权或其他权利转让给债权人的行为。在债务清偿后,担保物应返还给债务人或第三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优先受偿。让与担保的设定人为债务人或第三人,权利人为债权人。
根据以上定义,让与担保的构成要件包括:
- 根据合同约定,债务人负有现实或未来的债务;
- 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第三人将自己拥有的物权或其他权利转让给债权人;
- 在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情况下,债权人应将担保物返还给债务人或第三人;反之,债权人有权享有该担保物的优先受偿权。
二、让与担保的特点
让与担保属于非典型担保形式,与《物权法》和《担保法》规定的典型担保形式有所不同。它具有以下特点:
- 让与担保合同成立后,担保标的物的所有权必须转移到债权人名下,与抵押、留置、质权合同不同;
- 债权人在债务人履行债务之前无权处置担保标的物,而抵押成立后抵押人可以在债务履行之前对抵押标的物进行部分处分;
- 让与担保的标的物可以是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权利,而抵押的标的物仅限于动产和不动产。
- 债权人在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应将担保物返还给债务人,并办理过户手续将所有权转移至债务人名下,与抵押物的处理方式不同。
三、让与担保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
让与担保是一种习惯法制度,属于以担保债权为目的的物上担保。根据我国《担保法》和《物权法》的规定,担保被定性为物权,但未将让与担保规定为物权。因此,对于这类合同,应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 根据物权法定的原则,让与担保合同中关于担保的约定应被认定为无效。根据《物权法》第五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或变更。让与担保属于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的担保方式,与物权法定原则相违背,因此合同中关于让与担保的约定应被认定为无效。
- 让与担保虽然不具备物权性质,但让与担保合同仍属于债权性质的合同。尽管让与担保违反了物权法定原则,但合同中关于担保物如何处理以偿还债务的约定仍应被认定为有效。根据约定处理担保物以偿还债务,确保债权人的债权得到实现。
四、民间借贷背景下让与担保应注意的问题
- 明确诉讼请求: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根据交易价款、交易习惯、结算方式、资金流转等信息确定涉案双方签订买卖合同的真实意图,如果是为民间借贷行为提供担保而非转移标的物所有权,应以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提起诉讼请求。
- 出借人负有清算义务:由于我国法律禁止流质契约的效力,出借人不能依据买卖合同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而是需要履行清算义务,将标的物变现后以价款清偿债权。
- 出借人并不当然享有优先受偿权:根据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的理解,出借人并未因买卖合同取得标的物的物权。特别是在双方未办理抵押登记的情况下,让与担保行为并不能产生排他性的法律效力,出借人在标的物上的权利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