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勒索故意杀人应该判哪些刑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法律知识

绑架勒索故意杀人应该判哪些刑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7-11

 
182765
【绑架勒索故意杀人应该判哪些刑相关法律知识科普】现在一些人为了获得大量的钱财,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如绑架他人索要钱财。甚至一些人在拿不到钱财或拿到钱财后就把受害人故意杀害了,那么绑架罪中又故意杀人怎么判刑?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绑架罪中的故意杀人罪如何判刑?

绑架罪中犯下故意杀人罪属于刑法上的竞合犯,应根据绑架罪从重处罚。

绑架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39条第1款的规定,犯绑架罪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犯绑架罪导致被绑架人死亡或被杀害,将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如果绑架婴幼儿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将被根据前两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绑架罪的构成要件

1. 客体

绑架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的,包括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健康、生命权利以及公私财产所有权利。行为人通过暴力、胁迫等手段对他人实施绑架,直接危害被害人的生命和健康。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通常威胁被害者的安全,迫使其家属支付赎金。在绑架过程中,被害人常受虐待、重伤甚至被杀害,还有的行为人在危害被害人后勒索财物。立法者将绑架行为归类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罪,强调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这种犯罪实际上是旧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绑票”行为,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消失,但近年来又有所复兴并呈上升趋势,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为了严厉打击这种犯罪行为,刑法单独规定了绑架罪。犯罪对象可以是妇女、儿童以及其他人。

2. 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绑架他人。暴力是指行为人直接对被害人进行捆绑、堵嘴、蒙眼、装麻袋等强制措施,或对被害人进行伤害、殴打等人身攻击手段。胁迫是指对被害人实施精神强制,或以实施暴力威胁被害人及其家属。其他方法是指除了暴力胁迫之外的手段,如使用药物、酒精使被害人昏迷等。这三种犯罪手段的共同特点是使被害人无法反抗或不敢反抗,将其非法绑架离开住所或所在地,并置于行为人的直接控制之下,使其失去行动自由。法律只要求行为人使用绑架他人的其中一种手段即可构成该罪。

3. 主体

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关于14周岁以上但不满16周岁的人是否应对该罪负刑事责任的问题,有学者认为,由于这种犯罪的危害性特别大,只要年满14周岁且具备责任能力,均可构成该罪。我们认为,刑法第17条第2款列举的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非具体罪名。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14周岁以上但不满16周岁的人,如果仅参与绑架行为而未参与杀害或伤害被绑架人,未实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该未成年人对绑架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进行管教,并在必要时由政府进行收容教养。如果在绑架过程中实施了杀害或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被绑架人的行为,则应根据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4. 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构成直接故意,并具有勒索财物或扣押人质的目的。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他人是指采用暴力、胁迫或麻醉等手段,强行劫持他人,并以杀害、伤害或不归还人质相要挟,命令与人质有关的亲友在一定期限内交付一定财物,以赎回人质。这里的财物应广义理解,不仅限于金钱,还包括其他财产利益。绑架他人作为人质是指出于政治目的、逃避追捕或要求司法机关释放罪犯等其他目的,劫持他人作为人质。

延伸阅读
  1. 投毒致死的刑事责任及量刑
  2. 庭审首次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证人戴VR眼镜"重回"案发现场
  3. 肇事致死主责一定判刑吗
  4. 拒绝辩护的权利
  5. 我国持枪杀人的法律处罚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刑讯逼供行为引发的法律责任
  2. 打架斗殴的严重后果及相应法律处罚
  3. 逃离部队罪构成要件
  4. 杀子的处罚方式
  5. 暴力袭警致民警重伤是否从重处罚
  6.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辩护词:陈XX案
  7. 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处理方法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