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是否还要承担侵权民事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法律知识

合同诈骗罪是否还要承担侵权民事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4-16

 
18244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诈骗是指通过签订虚假合同、冒用他人身份签订合同等行为,对他人财物进行非法占有的行为,那么合同诈骗罪是不是还要承担侵权民事?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合同诈骗罪与侵权民事责任的关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后,是否需要承担侵权民事责任是一个相互独立的问题。

刑事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的独立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对于因犯罪行为导致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情况,除了依法给予犯罪分子刑事处罚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的责任。

犯罪分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同时,如果被判处罚金,但其财产不足以支付全部赔偿金额,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那么应当首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包括以下情形:

  1. 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 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合同诈骗犯罪的常见手段

合同诈骗犯罪有多种作案手段,以下是其中最常见的手段:

1. 以假乱真

犯罪分子以虚假的证明材料虚构不存在的单位,或伪造身份证明、冒用他人名义,在签订合同后骗取钱财,然后逃之夭夭。

2. 招摇撞骗

犯罪分子虚构购销产品、发包工程、投资协作等名目,骗签合同后,收到对方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立即逃离。

3. 一唱一和

犯罪分子利用媒体和网络发布虚假广告,冒充国家行政机关、国有企业、部队和知名民营企业等单位,以紧俏和滞销商品为诱饵,通过一方需购买某种物品,而另一方能提供此物品的方式进行诈骗,随后诱使第三方参与进来并上当受骗。

4. 虚张声势

为证明自己的经济实力,犯罪分子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虚假的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等作担保,诱使对方当事人相信并通过经济合同诈骗钱财。

5. 先舍后取

犯罪分子本身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为了实现犯罪目的,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使对方当事人相信其履约能力和诚意,然后与其签订更大金额的合同,一旦骗取大量钱财后立即消失。

6. 高进低出

犯罪分子以高价签订买卖合同并交付小额定金或支付小部分货款,建立对方的信任后,设法取得全部货物,然后以低价倾销这些货物,并迅速逃离。

延伸阅读
  1. 民事案件转刑事案件如何运用再审程序
  2. 婚姻诈骗有精神赔偿吗
  3.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比例划分指南
  4. 诈骗金额达到多少可以立案?
  5.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七章详解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玩忽职守和徇私舞弊的区别
  2. 侵占未注册的合伙财产如何定罪
  3. 女网友主动提出“裸聊”,遭勒索怎么办
  4. 打架中先动手与还手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5. 镇长滥用职权怎么举报
  6. 公务员受贿养老保险全部没有吗
  7. 拔罐20天死亡是医疗纠纷还是过失致人死亡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