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与侵权行为的法律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财产侵权法律知识

诈骗罪与侵权行为的法律区别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6-18

 
386953

诈骗罪与侵权行为之间存在着基本的法律区别。诈骗罪属于刑事犯罪,适用刑法的规定;而侵权行为属于民事行为,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欺骗他人获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当然,如果其他法律有相关规定,将会依照这些规定进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的规定,对于侵害民事权益的行为,应当依照该法承担侵权责任。

该法所称的民事权益包括但不限于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停止侵害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法院终止正在进行或继续中的侵权行为,适用于各种正在进行或延续中的违法行为。

2. 排除妨碍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解除因其行为引起的妨碍他人正常行使权利和实现利益的客观事实状态,适用于物权受到侵害的情况,特别是相邻权受到侵害的场合。

3. 消除危险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法院要求侵权人消除可能导致侵权损害后果的危险状态。

4. 返还财产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将其非法占有或管理的财产返还给自己。请求返还财产的前提是被侵权人是该财产的合法所有人,并且该财产仍然存在。如果该财产不复存在,被侵权人只能要求赔偿损失或承担其他责任。如果侵权人将该财产转让给第三人,是否可以请求返还财产还要考虑第三人在受让财产时是否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

5. 恢复原状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恢复被侵害物品的原状,适用于财产损害的情况。请求恢复原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被损害的物品有可能恢复到原状;二是恢复原状是必要的。

6. 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是最常见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适用于侵害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的情况。赔偿的范围不仅包括积极损失,还包括消极损失,赔偿金额一般以实际损害为限。

7. 赔礼道歉

赔礼道歉是侵权人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被侵权人承认错误、表示歉意,适用于侵害人身权益的情况。

8.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消除影响是指侵权人在不良影响所及的范围内消除对被侵权人的不利后果;恢复名誉是指侵权人在造成损害的范围内恢复被侵权人的名誉至未受损的状态。这两种方式通常适用于侵害人身权益的情况。

延伸阅读
  1. 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的区别
  2. 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
  3. 可以遣送出境的情况
  4. 罚金刑与民事赔偿的区别
  5. 法定违约金与约定违约金的区别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商号与商标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2. 生意亏损的法律责任
  3. 一、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的区别
  4.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5. 阿里首诉造假店: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
  6. 诈骗罪与侵权行为的法律区别
  7. 给受贿人子女红包是否构成受贿罪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