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0-27
在判断是否构成诈骗或合同纠纷时,不能仅仅根据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然而,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是否具有骗取财物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某人在没有确保货源的情况下,为了追求利润与他人签订了供货合同。在收到预付款后,尽管多方努力寻找货源但未成功,但该人表示愿意偿还货款并承担违约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行为人在没有履行合同的条件下与他人签订了供货合同,但从其整个行为来看,主观上并没有诈骗的目的,因此不能认定为诈骗,而应当视为合同纠纷处理。相反地,有些人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也根本不打算履行合同,但仍与他人签订合同,一旦收到货款,便逃避责任或挥霍无度。这些人签订合同的目的是欺骗并获取财物,因此应当视为诈骗行为。
从司法实践来看,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没有欺骗行为,即使合同未能完全履行,也只能作为合同纠纷处理,不能定为诈骗罪。然而,有欺骗行为也不一定构成诈骗罪。为了区分合同诈骗罪和合同纠纷的界限,需要对欺骗行为进行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行为人虚构了一些虚假成分,但并未掩盖其无法履行合同的事实,而且实际上也未影响合同的履行。或者尽管合同未能完全履行,但行为人愿意承担违约责任,这表明行为人并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因此不能以诈骗罪处理。然而,对于那些伪造证件、使用假证件、编造谎言、骗取信任、掩盖无法履行合同真相并给对方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应当视为诈骗罪处理。
司法实践表明,行为人如果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在签订合同后,必然会努力创造条件来履行合同。即使无法履行或无法完全履行,行为人也愿意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的损失。这种情况明显属于合同纠纷。然而,有些人在签订合同后根本不履行合同,一旦收到货款,便挥霍无度,导致无力偿还。这种行为足以证明其根本无意履行合同,完全是出于骗取财物的目的。因此,应当以合同诈骗罪处理。
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如果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即使发现自己违约或对方提出违约,尽管可能提出各种辩解以减轻责任,但通常会采取事在事有的态度承担违约责任。然而,有些人明知自己违约且无法履行合同,往往采取逃避责任的方式,使对方无法追回经济损失,这表明其主观上具有骗取财物的故意。对于这种人,一般会以合同诈骗罪处理。然而,对于那些不得已外出躲债或在双方谈判中辩解否认违约的人,通常不能视为合同诈骗罪,而应当按合同纠纷处理。
影响合同未能履行的原因主要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种情况。查明合同未履行的原因对于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骗取财物的目的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合同当事人享有合同权利和承担相应义务。一旦获得权利,就必须相应地承担义务,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如果合同当事人一方享受了权利但不愿意主动承担义务,导致合同未能履行,那么合同未履行是由行为人主观上造成的,从而说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应当以合同诈骗罪处理。然而,如果合同当事人在享受权利后尽了最大努力承担义务,但由于无法预料的事实导致合同无法履行,那么应当视为合同纠纷处理,而不是合同诈骗罪,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没有骗取财物的目的。
提供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作为证据。
提供涉嫌人使用的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的相关证据,如印章、印鉴、假名片、假工作证、假营业执照、盖假公章等。
如果已经履行了部分合同或小额合同,提供相关履行合同的材料。
如果涉嫌人收到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请提供相关逃匿的证据,如关闭通讯工具、转移货物、货款、搬迁住所等。
提供涉嫌人涉及其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证据,如书写工具、交通工具、生产工具、假身份证、刊登虚假广告的报刊、杂志等。
尽可能提供涉嫌人的身份证明材料,如来信、电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