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担保法规法律知识

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1-24

 
18224
保证是一种担保方式,可以用来保证双方当事人的债权债务关系能够得到顺利的实现。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话,债权人是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相应的保证责任的。那么,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是怎样的?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保证合同的保证方式

保证的方式是指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方式。在保证合同中应明确保证的方式,从而更好地明确保证人的责任承担方式。因为不同的保证方式,保证人承担的责任也不相同。保证的方式有两种:

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是指保证人仅对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负补充责任的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是指保证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与债务人负连带责任的保证。

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保证合同是为了保证主合同的履行而订立的,由保证人承诺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情况下,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因此,作为担保法律关系,实际上包括了主合同关系和保证合同关系,由债权人与债务人签订的主合同和债权人与保证人签订的保证合同构成。

一、诉讼时效的中断问题

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是否导致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区分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的后果是不同的。在一般保证的情况下,由于担保法第17条规定债权人必须首先向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而不能单独起诉保证人,债权人一旦通过上述方式主张权利,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主合同的诉讼时效中断。

此时,根据担保法第25条的规定,保证期间的作用已经消灭,诉讼时效制度开始起作用。如果此时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不中断,经过长时间的诉讼或者仲裁后,债权人对保证人的诉讼时效很可能超过,对债权人未免不公平。因此,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亦应中断。而在连带保证责任时,情况则有所不同。

根据担保法第18条的规定,在主合同履行期届满后,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也可以直接要求保证人履行。此时,与一般保证责任相比,连带保证责任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债权人可以直接向保证人主张权利。一旦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权利,则产生两方面的效力,一是保证期间归于消灭;二是诉讼时效开始发挥作用,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因此,主债务的诉讼时效中断,并不必然导致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中断。

二、诉讼时效的中止问题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的中断原因往往是由于当事人的行为,即由于当事人的行为(如债务人起诉、提出要求,或者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产生。

因而,对于诉讼时效的中断问题,应当根据债权人是否有可能行使权利,其是否真正行使权利而有所不同。而诉讼中止,则是因非当事人所能控制的客观原因而产生,如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因此,无论对于主债务还是保证债务,均应一律对待,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也应同时中止。

延伸阅读
  1. 公司对自己债务怎么担保
  2. 债权担保合同的成立方式
  3. 实现担保物权是非诉吗
  4. 担保法中哪些财产可以抵押
  5. 保证人的权利有哪些,保证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担保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出卖人同一动产订立多重买卖合同如何处理
  2. 什么是物权?物权法能带来哪些实惠
  3. 登记错误了能赔偿吗
  4. 合同逾期登记说明怎样写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解释
  6. 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
  7. 工程担保方式有哪些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