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出卖抵押物构成合同诈骗了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法律知识

私自出卖抵押物构成合同诈骗了吗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4-08-14

 
182201
别人因为借钱将自己的某个物品抵押给了债权人,债权人在拥有该抵押物的时候,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将它给卖出去了。等抵押物主人还钱好赎回该抵押物时才发现。那么,私自出卖抵押物是否构成合同诈骗?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打听到了相关内容如下。

私自出卖抵押物是否构成合同诈骗

一、合同诈骗罪与一般经济纠纷的区别

合同诈骗罪与一般经济纠纷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为了避免被认定为合同诈骗罪,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应注意自己是否具有履行能力,并在现有的履约能力范围内积极为履行合同作准备,例如积极组织货源、积极筹集资金等。

此外,在为他人签订合同提供担保时,行为人可以通过证明自己对他人的非法占有事实不知情,且未参与其中,来证明自己与他人不构成共同犯罪。

被诈骗的当事人在签订合同前可以通过审查合同条款、认真调查对方背景、要求对方提供担保等方式来保障合同的履行。在对方拒不履行合同时,可以通过证明对方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履行能力,或者只有部分履行能力,并在合同期届满时搪塞、推脱、携款逃跑等行为来追究对方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合同诈骗的常见手段

1、组合型诈骗越来越多

现今的合同骗子已从以往的单干户向组合型发展,一般由多人合伙,明确分工,进行多头行骗。这种形式的诈骗往往因貌似合法而更具有欺骗性。

2、障眼法以假乱真

他们有的虚构单位或冒用其他单位的名称进行诈骗;有的利用私刻公章、提供虚假担保等手法,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

3、部分付款做诱饵

一些骗子利用一些单位离他们路途较远、信息不畅,对他们的身份、信誉等缺乏了解又急于推销产品的心理,以货到款清为幌子,签订虚假购销合同,并假意先付部分货款进行诈骗。

延伸阅读
  1. 合同签订后结果被骗了该怎么办
  2. 中小企业常见融资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3. 合同诈骗的定义和特点
  4. 合同无效对合同诈骗罪的影响
  5. 合同诈骗犯罪的常见手段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高考作弊行为的处理措施
  2.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3. 伪证罪的后果及其在法律中的认定
  4.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5. 妨害公务罪的构成和情形
  6. 招摇撞骗罪的法律规定
  7. 招摇撞骗罪:情节犯还是行为犯?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
  2. 天津市商品房买卖合同范本(官方范本)
  3. 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完整版)
  4. 商品房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