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撤诉的情形有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流程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中撤诉的情形有什么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11-07

 
179196
很多小伙伴都对行政诉讼中撤诉的情形有什么有疑惑,接下来,请看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的资料。希望以下的内容能为您提供参考和帮助,赶紧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行政诉讼中撤诉的情形

申请撤诉

申请撤诉是指当事人主动向受诉法院提出撤诉申请,不再要求受诉法院对案件继续进行审理,是当事人对自己诉讼权利的积极处分。

申请撤诉包括两种情形:

一是原告主动申请撤诉;

二是原告在被告改变原行政行为后申请撤诉。

申请撤诉的条件如下:

(1)撤诉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一审)、上诉人(二审)、再审申请人(再审)以及经他们特别授权的代理人。被告或第三人和被上诉人以及原审被告、原审被上诉人和再审被申请人均不得提出撤诉申请;

(2)申请撤诉必须基于当事人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出于当事人自愿;

(3)撤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规避法律,也不能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4)撤诉申请必须在法院宣判前提出。法庭辩论终结后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可以准许,但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

(5)撤诉必须经法院准许。法院应当对撤诉申请进行审查,申请符合条件的,裁定准予撤诉,案件审理终结,申请不符合条件的,裁定驳回申请,案件继续审理。

视为申请撤诉

视为申请撤诉又称为推定申请撤诉,是指当事人拒绝履行法定诉讼义务,视为其申请撤诉的情形,它是当事人对自己诉讼权利的消极处分。

视为申请撤诉的条件如下:

(1)原告或上诉人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可以按撤诉处理;

(2)原告或上诉人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可以按撤诉处理。需要注意的是,第三人经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

(3)原告或上诉人未按规定的期限预交案件受理费,又不提出缓交、减交、免交申请,或者提出申请未获批准的,按自动撤诉处理。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六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延伸阅读
  1. 事故认定书收到后是否能立即取保候审
  2. 解除拆迁协议的流程
  3.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调取与收集规则
  4.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种类
  5. 强制拆迁的时效性问题

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检察机关内部立案监督的案件管辖范围及主体对象
  2. 行政裁定适用的范围
  3.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
  4. 刑事上诉状范本
  5. 撤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
  6. 打官司的程序及诉讼费用交纳
  7. 抵押物可以被其他法院查封吗
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