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1-19
票据涂销是指根据具体行为将其分为背书涂销、承兑涂销以及支票划线涂销等三种情形。其中,背书涂销是最常见且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涂销作为一种广义上的票据行为,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立法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涂销行为的规范可以确认其法律性质及法律后果,从而维护当事人的票据权益和票据的流通秩序。在票据实务中,经常出现涂销记载事项的情况。如果不对此进行法律规范,将会对票据的流通和交易的安全造成影响。
涂销行为的规范可以简化票据关系,简约票据的流通秩序,加快票据的流转速度,方便当事人行使和保全其票据权利。例如,当票据再次被受票人接收时,只需进行"消极的背书",即可重新取得票据上的权益。
另外,对于被盗或遗失的票据,权利人只需涂销其签章之后的伪造背书,即可在形式上重新成为票据的持票人,行使持票人的权利,避免了采取其他救济措施所需的繁琐手续。
涂销行为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当事人在票据上签章或作出其他记载后,如果因情况变化或其他考虑需要改变原定意图,可以采取涂销的方法。例如,付款人在汇票上记录了承兑字样并签名,但在交付前觉得不妥当,可以涂销承兑字样,撤销承兑的意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