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4-23
在确立票据的有因性原则和无因性原则时,需要考虑保护交易秩序和交易安全哪一个更为重要。这种考量基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因为在现实交易成本存在的情况下,能够最小化交易成本的法律是最适当的法律。
在一个零交易成本的理想世界中,只要交易自由,就会产生高效率的结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交易成本是不可避免的。交易成本的存在直接影响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因此,票据的有因无因论只是实现最优经济利益考量结果的工具。
票据体现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当票据刚刚产生时,这种债权债务关系非常简单,例如只有出票人和直接受票人两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债权债务关系的无效或被撤销来使交易失败,而经济利益不会受到影响。然而,由于票据本身的流通性,当涉及到第三方利益方时,交易变得更加复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第三方利益方已经从熟人社会转变为生人社会,并成为交易秩序的代表。如果仍然将已经发生的交易归零,将导致交易人对票据权利的不信任,从而增加成本来考察权利来源。这甚至可能导致交易次数的减少,阻碍正常的经济流转,影响社会资本的流通性。这与增加社会经济利益的目标背道而驰。
为了确保票据的迅速流转,保护第三方的合理信赖利益,维护票据的安全性,保证社会交易的便利,票据的无因性原则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别是当银行介入票据关系时,票据法体现了不仅是微观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也体现了国家宏观的经济利益,彰显了社会的整体利益。
总之,票据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遵循着最优经济利益的逻辑发展。因此,确立票据的无因性原则成为大多数国家的普遍选择,是合理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