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票据空白补充权是怎么取得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票据法其它知识 > 票据管理法律知识

空白票据空白补充权是怎么取得的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5-01-03

 
177132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空白票据与欠缺绝对应记载事项的无效票据不同,前者的空白属于法律认可的空白,后者的空白是出票人有意不填写而非疏漏造成的,亦即空白票据的出票人有将票据的空白之处授权他人补充的意思表示。因此空白补充权的存在是空白票据成立的前提,亦是空白票据制度的核心问题。如何判断出票人有空白补充权的授权,其判断的标准为何,是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国票据立法对空白补充权的触及情况

我国目前现行的票据立法尚未触及空白补充权的问题。理论界对此存在三种不同观点。

主观说或明示授权说

根据这种观点,判断空白补充权是否存在应根据出票人的意思表示或明确授权来确定。这种观点重视出票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有利于保护出票人的权利。然而,这会导致对善意持票人的保护不足,并且过于强调对出票人真实意思的追求,不利于票据的使用和流通。这与票据立法注重票据流通的“果”,相对忽略出票的“因”,违背了立法精神对效益价值的追求。

客观说或默示授权说

根据这种观点,应从票据外观上是否预留空白来确定空白补充权的存在。如果出票人预留票据上的必要记载事项,并将其交付给持票人,就视为受让人取得空白补充的默示授权。

折衷说或依实际情形说

根据这种观点,应根据实际情况判断采用主观说或客观说。这种观点主张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是否存在授权,使补充权的判断陷入无标准的混乱之中。

在上述几种观点中,我国部分学者认为空白补充权的取得应以客观说为通说。因为客观说被很多判例引用,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证也支持这一观点。结合票据立法的基本价值追求和价值导向,我认为以客观说来认定空白补充权的取得更符合票据立法的精神和本质。

首先,出票人为相应记载并交付空白票据的行为本身,表明其有授予持票人空白补充权的意思。其次,根据票据属于商法的外观性理论,持票人持有空白票据,法律完全可以推定其享有空白补充权。再次,空白补充权的外观推定或许不利于出票人真实意思的保护,但空白票据流通将产生的法律后果应为出票人在出票时所应预见和认识到的,对此不应成为票据立法所关注的重点。票据立法所关注的重点应是对符合商事交易客观规律的空白票据产生的实践予以肯定并规范,由此促进票据的流通,实现立法所追求的效益价值。

目前大多数国家的空白票据立法也规定了不得以出票人的真实授权意图对抗善意持票人。因此,空白补充权随着票据的移转而转移,对于善意持票人而言,其取得空白票据的同时,也获得了空白补充权。善意持票人行使空白补充权不受出票人出票时的真实意图所限,出票人的真实意图只能在出票人与其直接后手之间援引。

延伸阅读
  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方式
  2. 背书连续的法律要求及认定
  3. 问题的提出
  4. 本票的拒绝付款情形
  5. 汇票、本票和支票的法律定义和区别

票据法其它知识热门知识

  1. 倒卖增值税发票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2. 利益返还请求权的定义
  3. 发票专用章在合同中的法律效力问题
  4. 公示催告结束后的申请判决程序
  5. 根据我国票据法第62条的规定,拒绝证明的义务和责任
  6.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法律责任
  7. 倒卖发票中间人的刑事责任
票据法其它知识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