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法解释中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形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票据法其它知识 > 票据法条例法律知识

票据法解释中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形是什么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0-07-21

 
17704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票据问题产生纠纷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对起诉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会受理案件,那么票据法解释中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票据法解释中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形是什么

依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持票人不先行使付款请求权而先行使追索权遭拒绝后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四条 持票人不先行使付款请求权而先行使追索权遭拒绝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除有票据法第六十一条第二款和本规定第三条所列情形外,持票人只能在首先向付款人行使付款请求权而得不到付款时,才可以行使追索权。

票据抗辩权的限制

票据的抗辩是为了防止不法行为,保障票据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票据抗辩权的不当行使,也会损害票据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破坏票据流通的正常秩序。票据抗辩权与民法上的抗辩权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民法上一般抗辩权随债权转移而一同转移,每增加一次流转,就产生新的抗辩。而这种制度设计不利于债权的实现,同时也有悖于票据的流通性,因此,《票据法》规定了人的抗辩的切断原理,即除了法定的特殊情形以外,票据抗辩不随票据流通而移转,只限于直接当事人之间有效。抗辩切断原理就是一种典型的对票据抗辩的限制。

对票据抗辩权进行限制,世界各国票据法都有类似规定。纵观中外票据法,对票据抗辩权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与持票人的前手间存在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

(二)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间所存在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

(三)对于非善意取得票据者和无代价或者以不相当代价取得票据者的抗辩,票据债务人负举证责任;

(四)票据债务人不得以他人与持票人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以上种种限制的核心在于将票据抗辩中关于对人的抗辩限制于直接当事人之间,不允许特定人之间的抗辩扩大到其他人之间的票据关系中去,目的是保障正当持票人或善意取得票据人的票据权利,以确保票据的流通性和信用性。

延伸阅读
  1. 年公司法司法解释一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
  3. 《公司法》司法解释
  4. 离婚过错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5. 公司法司法解释一

票据法其它知识热门知识

  1. 倒卖增值税发票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2. 利益返还请求权的定义
  3. 发票专用章在合同中的法律效力问题
  4. 倒卖发票中间人的刑事责任
  5.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认真学习破产法新司法解释依法规范审理破
  6. 二被告变一被告算重复起诉吗
  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
票据法其它知识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