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5-02-16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在受伤并被鉴定为伤残等级后,如果用人单位不赔偿其伤残期间的各种赔偿,劳动者必须先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没有经过仲裁裁决,一般法院是不予受理的。
1. 前往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在立案时,需要携带以下材料: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版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 提交材料后,仲裁委员会将在5个工作日内给予立案,并给予双方举证期和答辩期。随后进行开庭审理,并对双方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仲裁委员会将下达裁决书。劳动争议仲裁一般在60天内结案。如果对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3. 在申请劳动仲裁期间,劳动者可以继续在新单位工作,不会受到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9条的规定,当事人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一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下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争议:
1.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在司法实务中,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前提是是否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即所谓的“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