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权侵权案件能否仲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仲裁法律知识

人身权侵权案件能否仲裁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0-07-21

 
17633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身权利是我国公民非常重要的民事权益之一,人身权利遭受侵犯的,受害人可以主张侵权赔偿,那么人身权侵权案件能不能仲裁?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人身权侵权案件能否仲裁

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了仲裁协议的,人身侵权案件可以申请仲裁,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三条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第四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五条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二、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有哪些

(一)侵害身体自由权

一般认为包括以下四种:

1、非法限制、拘禁公民身体。

2、利用被害人自身的羞耻、恐怖的观念,妨害其行动,也为侵害人身自由权的违法行为。例如夺去入浴妇女的衣服,使其无法行动。

3、妨害公路通行。对于公路的一般使用为一种自由,不法加以妨害,即属自由的侵害,为非法行为。

4、侵害通信自由。通信为公民传达意思的手段,系公民身体自由即行为自由的范畴。

(二)侵害精神自由权

大体包括以下两种违法行为:

1、欺诈胁迫

欺诈是故意以使他人陷入错误为目的的行为;胁迫是故意以不当的目的和手段预告风险而使人产生恐怖的行为。欺诈和胁迫,均妨碍、干涉、限制公民正当的思维,使其陷入错误的观念,应为侵害自由权的违法行为。

2、虚伪报告及恶意推荐

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因劝告、通知、介绍等所发生损害,不能认定为是侵害自由权的违法行为。但是,如果故意使人陷入错误而进行虚伪报告或恶意推荐者,是对精神自由权的侵害,为违法行为。

延伸阅读
  1.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
  2. 环境侵权案件中的关联性证明
  3. 合同自由原则下的律师费承担
  4. 人身损害因果关系如何认定
  5. 装修事故导致死亡的赔偿标准

社会热点热门知识

  1. 选举法对公民选举权的规定
  2. 如何确定选票的有效性
  3. 哪些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 村干部贿选的法律处罚
  5. 劳动仲裁终局裁决后几日后执行
  6. 仲裁法对争议的可仲裁性的规定
  7. 申请工伤待遇赔偿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