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抗辩权的行使受哪些限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履行抗辩权的行使受哪些限制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5-02-11

 
175944
抗辩权对于大众来说,并不是特别陌生,但是大众往往都不是十分了解。在中国,抗辩权是一种“对抗”请求权的权利,是一种常会被用到的权利。那么抗辩权分为哪几种?履行抗辩权的行使受哪些限制?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介绍。

抗辩权的分类

根据其作用不同,抗辩权可以分为永久性的抗辩权和延期性的抗辩权。永久性的抗辩权是指权利人有永久阻止他人行使请求权的权利。举个例子: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可以提出诉讼时效届满的抗辩,以阻止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这种抗辩权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行使,因此被称为永久性的抗辩权。延期性抗辩权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可以提出抗辩,而不是永久可以抗辩。

延期性抗辩权的种类

延期性抗辩权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和先诉抗辩权等。先诉抗辩权是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享有的一项权利,与前三种抗辩权的性质有所不同。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这三种抗辩权都属于延期性的抗辩权,也称为双务合同中的抗辩权,只适用于双务合同。

适用范围的限制

任何一种抗辩权都有其严格的适用范围,超出此范围就是对权利的滥用,因此需要加以限制。

同时履行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只适用于同时给付的双务合同。双方当事人所负担的给付应当同时提出,相互交换。

后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

后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适用于有先为给付义务的双务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合同性质或当事人的约定,合同的一方存在先为给付的义务,在其未履行义务之前,无权请求对方履行义务,而对方对其请求享有拒绝的权利。如果先履行一方的履行不符合约定条件,则后履行一方享有拒绝履行相应请求的权利,这是后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如果先为给付义务的一方在履行义务之前,发现对方的财产、商业信誉或其他与履行能力有关的事项发生明显恶化时,可以主动中止履行义务,此为不安抗辩权的适用范围。

先诉抗辩权

先诉抗辩权适用于承担一般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对主债权人的抗辩。在主债权人未就主债务人的财产强制执行而无效果前,保证人可以行使抗辩权。

行使条件的限制

《合同法》、《担保法》对法定抗辩权的行使设定了严格的法定条件,对抗辩权的行使进行了限制。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定条件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定条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合同互负对价债务;
  2. 行使抗辩权时,对方当事人没有先履行给付义务;
  3. 双方债务已届请偿期;
  4. 对方当事人未履行或提出给付。

后履行抗辩权的法定条件

后履行抗辩权的法定条件包括:

  1. 必须是双务合同;
  2. 合同债务的履行存在先后顺序,可根据当事人约定、法律规定或交易习惯确定;
  3. 先履行义务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符合约定。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条件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条件在我国《合同法》第六十八条中有明确规定,这是根据诚信原则对不安抗辩权适用的明确限制。此外,《合同法》还规定了不安抗辩权的附随义务:

  1. 当事人因行使不安抗辩权而中止履行时,应及时通知对方;
  2. 对方提供担保时,应及时恢复履行。法律赋予不安抗辩权的目的是保护先为履行义务一方的债权,如因相对方提出担保措施而使债权得到保障,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就不存在,此时应恢复已中止的债务履行。

先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

先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包括:

  1. 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
  2. 依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两个债务存在先后顺序;
  3. 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符合债务的本旨。
延伸阅读
  1. 债务人抗辩权的定义和法律依据
  2. 请求权与抗辩权的区别
  3. 合同法中的中止履约权和合同解除权
  4. 什么是诉讼时效
  5. 不安抗辩权和先履行抗辩权的区别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财产案件中的诉讼费用计算方法
  2.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3.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4. 轻微伤抓人的追诉期限
  5. 危险货物车辆未配备押运员的法律处罚
  6.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7.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