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8 更新时间:2024-07-05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原告提供的证据被被告方不认同时,被告方可以在法庭上进行质证,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原告提供的证据存在问题。法院将对这些证据进行审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1、合法。质证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不能使用威胁、欺骗、引诱等非法手段逼取或套取证言。
2、求疑。质证的对象必须是有疑问的证据。质证要有理有据,不能信口开河,更不能信口雌黄。
3、有利。质证必须有利于实现诉讼目的,有利于获取反映案件真实情况的证言、常识或陈述,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为诉讼活动确立充分确实的事实根据。总之,质证必须有利于当事人和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真相。
1、单一质证,即一事一证一质。即将对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和法院调取的证据逐一加以质证,并提出反驳证据或意见。
2、一组一质证,即阶段质证,即一事一证,一证一质。
3、分类质证,即对证据或诉讼请求依据一定的标准先进行分类,确定几条线索,再加以质证。
4、综合质证,即对全案待证事实和所有证据进行集中认证。
以上四种质证方式在审判实践中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交叉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