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执行人保管的,保管人是否可以使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申请和移送法律知识

申请执行人保管的,保管人是否可以使用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6-30

 
17449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财产查封申请后,如果符合条件的,可以作出查封财产的决定,并且通知被执行人,查封的财产要保管,那么申请执行人保管的,保管人可不可以使用?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申请执行人保管的财产是否可以使用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查封被执行人财产后,如果由人民法院保管或委托第三人或申请执行人保管,保管人不得使用该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十二条,如果被执行人的财产不适宜由人民法院保管,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被执行人负责保管;如果被执行人不适宜保管,可以委托第三人或申请执行人保管。

如果人民法院指定被执行人保管的财产,且该财产的继续使用不会对其价值产生重大影响,可以允许被执行人继续使用;而由人民法院保管或委托第三人或申请执行人保管的财产,保管人不得使用。

不同的行政机关能对同一场所物品进行重复查封吗

法理学上规定了一事不再罚原则,即对于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处罚。

一事不再罚的目的在于防止重复处罚,体现了过罚相当的法律原则,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在对同一个违法行为进行理解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一个独立的违法行为,而不是一类违法行为。

第二,同一个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同一违法行为人。

第三,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一个违法事实,而不是一次违法事件。

第四,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该违法行为的全貌。如果违法行为人对该行为向行政处罚主体作了重大欺瞒,并且该欺瞒导致处罚主体对该违法行为的定性和施罚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处罚主体在第一次处罚后可以根据新查明的事实情况对违法当事人追加处罚。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第24条的规定,对于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因此,一事不再罚可以被界定为行政主体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同类(罚款)的行政处罚。

换句话说,行为人的一个行为无论违反了一个规范还是多个规范,受一个行政主体管辖还是多个行政主体管辖,都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但不能由不同的行政机关对同类处罚进行重复。如果第一次处罚是罚款,那么第二次处罚可以是吊销营业执照或其他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或者没收等,只是不能再罚款。

综上所述,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一事不再罚的范围是有限的,仅限制了二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而不限制其他类型的第二次或多次行政处罚。在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繁多、职权交叉重叠的情况下,仍然无法解决多头处罚和重复处罚的问题。

延伸阅读
  1. 法律对代位权的行使规定
  2. 错误执行判决,能获得民事司法赔偿吗
  3. 房产抵押贷款还清后如何撤销抵押
  4. 提高案件结案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5. 财产保全的冻结期限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协议离婚男方离婚后不履行抚养费的解决办法
  2. 合伙人的监督权利
  3.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费用问题
  4. 法人和执行董事的区别
  5. 钱亮的问题:交通事故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6. 保险公司拖欠理赔费用一年可起诉利息吗
  7. 执行异议的实体审查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