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笔录能作为刑事证据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庭审笔录能作为刑事证据吗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6-05

 
17416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是会制作庭审笔录的,对庭审的过程进行记录,并且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那么庭审笔录能不能作为刑事证据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庭审笔录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地位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庭审笔录属于笔录类证据,是刑事案件中的一种证据类型。经法院查证属实后,庭审笔录可以作为刑事案件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类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属于证据。具体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

然而,这些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刑事诉讼证据的证据能力

证据能力指的是在审判中用来证明控辩双方所主张的事实,并且需要由审判人员进行判断的能力。在英美证据法中,这一概念也被称为证据的可采性。

明确证据能力的意义在于:

  1. 没有证据能力的材料,在法庭审理的证据调查阶段不能被提出进行调查。无论是控方还是辩方,都不能要求法庭进行调查。法官也不能依职权主动进行调查。
  2. 如果控方或辩方对于对方请求在法庭上调查的某一材料的证据能力存有异议,原则上应在法庭审理之前申请排除,并由法官作出是否排除的决定。
  3. 经过法庭调查后判明没有证据能力的证据,法庭应当依职权或根据当事人的异议声明予以排除。
  4. 审判人员不得将没有证据能力的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如果违反这一原则,受到损害的一方可以提起上诉。

证据能力属于法律问题,可以受到法律的限制。例如,规定违法方法获得的口供不得作为证据使用等。一般来说,英美法系国家基于陪审团审判和当事人举证原则,对于证据能力的限制较严格。而大陆法系国家基于实体真实主义和职积调查原则,对于证据能力的限制较少。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上的限制主要涉及到当事人利益的一些证据,并不是说所有法律上没有限制的材料都具有证据能力。某些材料由于其本身的性质或违反程序禁止的规定,也不应具备证据能力。例如反映制作人主张的有关诉讼文书、推测、明显缺乏关联性的材料以及调查程序无效的证据等。

延伸阅读
  1. 刑事证据怎么划分
  2. 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划分的主体责任是谁?
  3. 刑事证据的分类及种类
  4. 刑事证据种类的细分及重要性
  5. 刑事证据的种类及其重要性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民事抗诉条件是什么
  2. 支付令能否邮寄送达
  3. 如何查询再审情况
  4. 如何向省高院申诉再审
  5. 医师定期考核简易程序申请资料
  6. 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有哪些规定
  7. 简易程序可以申请延期审理吗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