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4-06-20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而根据第40条规定,劳动者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后,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用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同样地,如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即使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仍然不能胜任,或者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达成协议,用人单位可以预告解除劳动合同。
在职工不能胜任工作、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等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安排职工待岗。在未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然而,如果待岗时间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双方应协商一致,可以降低工资支付标准,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如果协商不成,双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按照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为了确保待岗安排的合法性,用人单位可以与职工协商签订《待岗协议》或变更劳动合同。在职工待岗期间,他们不需要按照公司的上下班时间签到,也不一定需要在公司上班,但如果公司有需要,他们应及时到岗。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人认为,职工待岗的条件必须是用人单位停工、停产。这是基于原劳动保障部颁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第12条中的规定,即“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或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然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职工待岗的条件不仅限于用人单位停工、停产的情况,还包括职工不能胜任工作、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劳动合同约定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