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公司不给发工资如何维权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5-02-06
在疫情期间不少公司业务也受到了冲击,因此公司当时也拿不出工资,劳动者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了。在公司不发工资的时候,劳动者也认为公司做法违法想要维权,疫情期间公司不给发工资如何维权?手心律师网小编给您提供一些意见。
一、疫情期间公司不给发工资的法律维权途径
1.劳动局投诉
在疫情期间,公司不发工资的行为是违法的。受到这种侵权行为的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局进行投诉。劳动局会对投诉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来保护员工的权益。
2.与工会、职代会或员工大会协商
如果公司确实因经营困难无法及时发放工资,在复工后,员工可以与工会、职代会或员工大会进行协商,推迟工资发放的时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推迟的时间不应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可以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来稳定工作岗位,尽量避免裁员或减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享受稳岗补贴。如果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企业应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如果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而职工正常提供劳动,企业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果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的标准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执行。
二、疫情期间公司恶意拖欠工资的仲裁流程
1.提交申请书
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当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的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
仲裁委员会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应当在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给被申请人。如果决定不予受理,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
仲裁庭应当在开庭前的五日内,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的日期和地点。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出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
仲裁庭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并且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5.仲裁裁决
仲裁庭在劳动争议案件上作出裁决时,应当在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期满不起诉,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