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0-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先行调解。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明确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并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佳途径。如果双方能够成功协商,将能快速解决问题,节省时间和诉讼成本。此外,协商解决还能保留双方较大的交往余地,避免尴尬的公开诉讼。然而,这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了解劳动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否则双方难以达成一致。
许多大企业的工会和劳动仲裁调解委员会比较健全,劳动者可以依靠工会的力量向企业的劳动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将使双方皆大欢喜。然而,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达成的调解书没有法律效力,如果双方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争议,仍需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无法解决,还是需要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别无选择,只能诉诸法院解决劳动争议。这是不愿看到的结果,双方都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而律师也因此获得了业务。因为处理专业事务需要专业人士,稍微复杂的劳动关系如果没有律师参与,自己难以全面考虑,可能无法争取到应有的权益。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和仲裁中,法院和仲裁庭遵循着“民不告官不纠”的原则,如果你不提出要求,他们也不会主动判决。
在劳动仲裁中,仲裁委员会通常会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结果经双方签字后,与仲裁庭的裁判结果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在15天内未向法院提起诉讼,调解书将自动生效。如果预期对仲裁裁决不履行,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当事人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在仲裁结果作出后的15天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注意的是,法院不受理未经劳动仲裁庭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如果劳动案件未经劳动仲裁,当事人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